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為什麽過敏體質不能用耳尖放血治療

為什麽過敏體質不能用耳尖放血治療

壹、什麽是耳尖出血?

耳穴刺血療法符合我國古代“刺絡放血”的基本理論,以祛邪、化瘀通絡、開竅、解毒止痛為主,達到祛邪、恢復正氣,取得良好效果。

張景嶽明確指出:“三棱針止血,以瀉陽熱”。

刺絡放血具有良好的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氣血正常運行,達到“通”的目的。

早在《黃帝內經》就有耳穴耳尖放血的理論記載。

耳尖放血可以通過刺血達到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作用。

實驗研究和臨床驗證表明,耳穴刺血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供血供氧,提高免疫功能。

現代研究表明,耳尖放血療法主要有解熱、消炎、鎮靜、止痛、降血壓、抗過敏、清腦、明目六大功效。

很多實熱證、血瘀、邪實、實熱引起的疾病,都可以通過耳尖刺血、輔助治療來治療。

禁忌癥

1,有嚴重原發病和精神疾病並發肝、腎、造血系統的患者。

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二、為什麽耳尖出血可以治病?

傳統醫學認為,耳朵是全身經絡匯聚的地方,耳尖在耳朵的微經絡中以肝經為主,所以能起到“經脈貫通,主治達”的作用。

而“凡治必先除其血”,所以耳穴刺血會使邪有出路,邪熱流出,從而達到清熱解毒、平肝熄風、調和氣血、調節陰陽的目的。

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解熱、止嘔止瀉、通經活絡的功效。

現代醫學認為,耳尖的位置相當於植物神經的高等中樞,對人體的內臟功能和情緒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根據生物全息定律的原理,人體在耳朵裏的微縮模型不僅是壹個倒置的胎兒,也是壹個直立的胎兒。

耳穴正好是頭頂與會陰之間的位置,是人體上下多條經絡的關節點,所以針刺耳穴具有壹穴多用的功效。

治療急性結膜炎(紅眼病)

單邊病取患方,雙邊病取雙方。

用75%酒精棉球對局部進行消毒,將三棱針或註射針頭對準耳穴,左手按壓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針快速刺破,用酒精棉球擦拭針孔,左手反復擠壓,數次出血量達3-5滴,壹般1-3次即可治愈。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多由外感致病,或肺胃積熱,內外邪襲目所致。《靈樞寇文》雲:“耳為族脈之聚集地”。

《雜病源流·犀燭》也說:“肺主氣,周身之氣貫耳”。

蘇文的《器官發育論》也指出:“患有肝病的人...對不足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