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管窺》是清代人編纂的壹部中國古代文學選集,是康熙年間學院派的文學讀本。“觀之”二字,意思是古文看到了這些東西,文言文的學習也就到此為止了,不用再看別的書了,也就是說這裏收錄的文章代表了文言文的最高水平。這本書壹出,就大受歡迎,成為當時學者的啟蒙讀物和大眾讀物。
近三百年來,《古文觀止》流傳甚廣,影響巨大,在眾多古文選本中獨樹壹幟。魯迅先生在評論《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壹樣,“二者對文學的影響是壹樣的。”
“中國古代文學觀”的閱讀方法
1.把“古文”當成歷史故事來欣賞。
2.學習“中國古代文學觀”與壹般的閱讀順序正好相反。從最後壹篇短文開始,從後往前閱讀學習。
3.學習《中國古代文學觀》時,壹定要大聲朗讀。
4.妳必須讀三遍《古代中國人的觀點》。
為什麽要讀《中國古代文學觀》?
1.空間短,有利於孩子模仿。
《中國古代文學觀》中最長的壹篇是司馬遷的《致任安書》,除去標點符號共***2397字;最短的文章是劉禹錫的《陋室銘》,除標點外共***81字。
目前我國高考的“考風”作文要求最多800字,《古文觀止》中的大部分文言文議論文都需要稀釋成白話文800字,相當簡單。
2.讀了它,妳就會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切。
《左傳》中有34篇選自《中國古代文學管窺》,是單個書目中選錄最多的。《左傳》語言簡練準確,生動傳神,註重細節描寫,善於運用比喻,成就斐然,常被後人奉為圭臬。
同時,《左傳》思想深刻,文風淳樸,敘事精彩,種類繁多,其中有許多成為後世的典範。這是中國人在文字發明後的前幾百年的“構成”,也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的人格特征和思維模式形成的時期。這時,文章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
難怪金克穆說:“妳可以知道歷史,哲學,文體的變化,人情世故,中國的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幾乎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