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夕陽垂下,河水流過”出自宋代朱敦儒的《金陵城西塔》。
原文:
金陵城西翼,倚清秋。萬裏夕陽,大江大河。
中原大亂,流蘇散。他們什麽時候被收集?試試錢亨泰吹淚過揚州。
翻譯:
在金陵城(今南京),獨自登上西樓,倚樓看秋色,看夕陽下萬裏大江奔流。
中原大亂,權貴紛紛出逃。他們什麽時候能收回他們的土地?請讓悲傷的風把我的眼淚吹到揚州。
註意事項:
金陵:南京。城上西塔:西門上的塔。
倚清秋:倚樓看清秋裏的風景。
中原之亂:指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金人占領中原的混亂局面。
朱敦儒介紹道:
朱敦儒(1081-1159),又名沂水老人、洛川先生。洛陽人。李兵部閬中,臨安府潼關,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個浙江東路被判入獄,他們做官,住在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三卷詞叫《樵夫之歌》。朱敦儒著有《延河老人詩》,已失傳;今有詞集《樵夫之歌》,又名《樵夫之歌》,宋史已流傳於445卷。今天已經錄了九首詩。
朱敦儒早年自詡理想遠大,兩次舉薦他為秀才,都沒有被任用。紹興二年(公元1132),朱敦儒被舉薦到朝廷,說他是壹個博學的學者。高宗於是任命他為右狄公郎,並命肇慶府督促他到臨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