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印刷史中的日本印刷史
日本印刷業的起源與佛教的傳播密切相關。據史料記載,日本最早的印刷術是從朝鮮傳到東方的。此後,高僧、唐朝使節和留學生頻繁往來於日中之間,促進了日本印刷術的創造和發展。據記載,日本寶龜元年(770年),立即印制了全部為漢字的《達拉尼純光經》等四種經書,存放在654.38+0萬塔(小木塔)中,史稱《百萬塔達拉尼經》。寬之二年(1088)刻《程維誌》,寶之元年(1246 ~ 1247)再版《論語集註》,即1日刻儒家書。1264年,日本僧人從中國宋代帶回刻本《大覺禪師語錄》,並於第二年(1289年)從中國寧波招募刻本師徐如舟、洪菊到日本刻佛書。元亨元年(1321),《平假名黑谷大師語錄》出版,這是日文出版的開端。1590年,歐洲傳教士在中國、廣東、澳門用西方活字印刷了拉丁文“日本駐羅馬使節”,隨後歐洲印刷傳入日本,被稱為“車誌丹”。1597年《勸學》壹書,用木活字印刷,史稱出自朝鮮。1616年間,藏書以朝鮮銅字印刷,不足字由土生土長的林武官增補。1869年間,日本人本木昌向曾在中國主持美國長老會出版的美國傳教士蔣學習漢字造型,習得7種中國活字字體。日本對中國活字字體進行了深入的研發,創造了多種字體,並不斷輸出到國外。此後,日本不斷從西方吸收新的印刷技術加以利用和發展,特別是在漢字排版方面,並創造了鑄造機和照相排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