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護知識產權的途徑有哪些?
1,商標權
在中國,獲得商標權的基本途徑是商標註冊。商標註冊後,取得商標專用權。取得商標專用權,是指註冊商標所有人可以合法排除他人在同壹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以混淆消費者的方式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商標註冊是商標專用權的初步證據,我國商標註冊的有效期為10年。10到期可以續費,續費次數不限。理論上,只要權利人願意,商標註冊是可以永久持續的。
2.版權
在中國,著作權即版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領域對原創作品的法律保護。未經作者同意,他人不得復制或使用。目前作者對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是無限的,另壹個版權保護期是作者終身有效,加上作者去世後的50年。
3.專利權
專利權是政府根據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申請,在發明或者設計內容向公眾公開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程序,授予專利申請人在特定的、有限的期限內享有的專有權利。換句話說,發明人用公開換取了保護,而且是在法定期限內的保護。根據我國專利法,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期限為10年。
4.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是指商業秘密信息,包括產品配方、工藝、裝置、技術秘密、計算機源代碼、處方或客戶清單、供貨清單等。這些信息可以使企業保持競爭對手的優勢。不為壹般人所知或者容易被發現,企業會采用合理的措施保密。
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二、什麽是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是指對人類智力勞動所產生的智力勞動成果的所有權。它是根據各國法律在壹定時期內授予符合條件的作者、發明人或成果所有者的專有權利。壹般認為包括版權和工業產權。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文學作品署名、發表、使用、許可他人使用並獲得報酬的權利;工業產權是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制造商名稱、貨物來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在內的專有權。知識產權概括為來自知識活動領域的壹切權利,始於17世紀中葉法國學者卡普佐夫的著作。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中需要註意的法律問題
(壹)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保護:
雖然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六條規定:中國公民和單位對其開發的軟件,不論是否發表,不論在何處發表,均依照本條例享有著作權。但同時,條例第二十四條也規定,軟件著作權向軟件登記管理機構登記,是依據本條例對軟件權利糾紛進行行政處理或者提起訴訟的前提。軟件登記機構頒發的登記證書是軟件著作權有效或者登記申請文件所述事實真實的初步證明。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公司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公司應當將自行開發的計算機軟件向軟件登記機關進行登記,避免出現糾紛時因無法提供有力證據而處於被動地位。
(2)專利技術保護:
在開發新技術之前,要查詢相關技術,看看別人是否已經有這樣的技術,或者是否侵犯了別人的專利,避免盲目上項目。
確定R&D後,應與技術人員簽訂保密協議,約定研究中取得的技術成果歸公司所有,技術人員離職時不得帶走相關技術資料,離職後壹段時間內不得從事與原單位相同、相似或競爭性的工作。建立檔案,確保技術進步記錄完整。
開發階段完成後,聘請專利代理人開始申請專利。
如果以後發現別人申請了類似的專利,應該可以利用公司的在先權利申請他人的專利無效。如果發現他人使用自己的專利技術,應及時調查和收集侵權人、侵權發生地和侵權規模、侵權收入或公司遭受的損失。
公司在與其他單位合作過程中,應根據合作內容的不同,及時簽訂專利許可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
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首先,如果發現他人有侵權行為,通過法院訴訟維護權益,獲得相關賠償,立即停止自己的侵權行為是合理的。對方拒不執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