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北京祠堂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北京祠堂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於謙祠堂是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西標胡同23號

寺廟坐北朝南,東面是於謙舊居,清初被毀。光緒年間重建。

奎光樓,兩層小樓,建在醫院東側。上層為魁星閣,掛有“千年血”的木牌,五間正房為享樂廳,硬山瓦頂,供於謙塑像用。1890年,義和團曾在此設壇。1976魁星閣在地震中被毀,小樓也被拆了。

文天祥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付雪胡同63號。它也被稱為文丞相廟。它是為了紀念南宋末年抗元愛國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而建造的。明清時期,為了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對關押文天祥的土地牢舊址進行了擴建和改建,至今仍保持著明代的建築風格。1984 10對公眾開放。

接下來,我不喜歡李鴻章這個人物= =!

李鴻章祠堂位於東城區西總布胡同27號。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道長時是秀才。曾任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死後死於“文忠”。他是清朝唯壹壹個在首都建立祠堂的漢族官員。主要建築有義門、香堂、東西配樓、碑亭等。有享樂廳和東西廳。西總布胡同屬於東城區建國門地區,是東單北大街從南到北的第四條胡同。胡同自西向東連接東單北街和朝陽門南街,全長700多米。明代這裏有總捕署,叫“總鋪胡同”,清代叫“總部胡同”。宣布統壹時,胡同分為兩部分,朝陽門南街分為東、西將軍布胡同。西宗布胡同27號,老房子編號15,位於胡同中段北側,朝南,大門在西宗布胡同北側,後墻在外事街南側。此屋原為李鴻章的祠堂,名為“表忠祠”,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李鴻章故居改建而成。由大門、前廳、享受廳和附屬廳組成的二元四合院;大門、亭子、前廳、享樂廳、東西附廳等主要建築的頂部鋪有黑色琉璃瓦;賞堂,是山頂鬥拱建築,前有三個平臺;院子的墻壁是磚砌的,上面覆蓋著紅色的白堊土,頂部覆蓋著灰色的瓷磚。1949年9月,李鴻章祠堂被辟為北平第壹人民教育館分館,後改為北京第壹人民文化館分館、東單區文化館、東城區文化館。1978,拆除前院樓及大門,新建東城區文化辦辦公樓壹棟兩層。現為北京東方文化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辦公樓,門牌號仍為“西總布胡同27號”。1991年,拆除後院廳堂、附堂及殘存院墻,建四層小樓。東城區檔案室、檔案室遷入至今,大門朝北,門牌為“外交部街28號”。

好像目前就這三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