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論》的雜病篇,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診治專著,原名《金匱要略》。《金匱要略》是存放古代帝王講道和記載的地方,說明這本書的內容彌足珍貴。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25篇,60余種疾病,262個方劑。主要癥狀是內科雜病,還有外科和婦科疾病,急救猝死,飲食禁忌等等。被後人譽為“方術始祖”。
擴展數據:
北宋醫書局校勘的《金匱要略》初版於三年(1066)出版,但原版失傳。南宋時有壹版書帕本,早就失傳了。但有壹本明代佚名《疏帕本》,收藏於日本郁秀廳,現藏於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到了元代,根據南宋紙本的抄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有壹本,書名為《金匱要略》,前言為《鄧臻序》,前言時間為《至元陳賡》(1340),是現存最早的版本《金匱要略》。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趙在出版《仲景全書》(稱趙本)時,根據鄧真本重印了《金匱要略》,這是現存較早的《金匱要略》版本,被國內學者公認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