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日本早稻田大學具體介紹

日本早稻田大學具體介紹

早稻田大學(日語:早田大學,平假名:わせだだぃがく,英語:早稻田大學)是壹所私立大學,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新宿區。其前身是1882年由立本崇信創辦的東京專門學校。1901年更名為早稻田大學。當時設置了壹個學院系和壹個本科系。隨著65438到0949的學制改革,學校成為壹所新的大學。2004年,建立了壹個新的國際教養機構。現任校長:白井敬彥,日本四大私立學校之壹。

早稻田大學(日語:早田大學,平假名:わせだだぃがく,英語:早稻田大學),簡稱早大,是日本第壹所私立大學,本部位於日本東京新宿區。它的前身是早稻田大學校徽1882,由立本崇信創辦的東京專門學校。1901年更名為早稻田大學。當時設置了壹個學院系和壹個本科系。隨著65438到0949的學制改革,學校成為壹所新的大學。現任校長:白井敬彥。

早稻田大學是亞洲最國際化的大學之壹,擁有日本最先進的圖書館和日本最多的留學生(2008年)。學校實行寬進嚴出,註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傳統強勢學科為政治經濟學等文科,畢業生在企業的滿意度常年位居日本第壹。中、美、韓、馬四國元首先後到訪並致辭。從65438年到0998年和2008年的十年間,中國國家主席只在日本大學做過兩次演講,都選擇了早稻田。

早稻田大學於6月1882+10月21以“東京學院”的名義成立。之前在早稻田的部分叫早稻田學校,在大冢的部分叫大冢學校。1892年,人們開始稱之為早稻田學校。9月2日,1902,獲準轉制為早稻田大學。

學校簡介

早稻田大學有四個校區。由西早稻田校區(本部)、虎山校區、大久保校區和宗澤校區組成,位於東京西北的新宿附近。每個校區不僅風景優美,建築眾多,而且教學設施和體育設施齊全。

早稻田大學於6月1882+10月21以“東京學院”的名義成立。之前在早稻田的部分叫早稻田學校,在大冢的部分叫大冢學校。1892年,人們開始稱之為早稻田學校。1902年9月2日,獲準轉制為日本私立綜合高等學府早稻田大學。學校位於東京新宿區早稻田。原來是東京壹所專門研究大福雕像和大福講堂的學校。其創始人大輔崇信以“知識獨立”、“知識實用”、“培養模範公民”為辦學原則,倡導自由的學術討論,倡導研究的原創精神,培養具有實用知識和廣泛從事國際事務活動的人才。反對當時高校只用外語教學的做法,堅持用母語教學。有本科和研究生院。本科包括13系,包括政治經濟學、文學、文學觀念教育、法學、商學、社會科學、教育學、基礎科學與工程、創造科學與工程、高等科學與工程、人文科學、體育科學、國際教育。研究生院設有政治、經濟、法律、文學、商科、社科、科技、教育等20個研究科目。附設圖書館、戲劇博物館、產業管理研究所、比較法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鑄造研究所、大學校史編纂研究所、環境保護研究中心、計算機研究室等機構。還有大專、專校、工校、高中、初中等附屬學校。

早稻田大學,田園詩般的校名,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大學之壹。1882年,伴隨著“學習要獨立”的宣言,早稻田大學的前身——東京專門學校誕生在東京郊區的壹片稻田裏。如今,早稻田大學已經走過了125年,發展成為壹所完整的綜合性大學。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國家:日本成立時間:1882

學校地址:東京

校區構成:西早稻田校區、虎山校區、北九州校區、大久保校區、宗澤校區。

學校類型:大學

學校性質:民辦學生人數超過5萬人。

申請費:留學生人數1100以上。

授予學位:擁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

官網:http://www.waseda.jp。

[編輯此段]學校聲譽

100年間,早稻田大學為日本培養了陳獨秀、李大釗、彭湃、石橋湛山、北原白川慶、平內逍遙、福田康夫、埃德加瓦·拉波爾、村上春樹、菅野洋子等眾多政界、經濟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

[編輯本段]課程設置

學校有本科和研究生院。本科課程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學、第壹文學、第二文學、教育學、商學、理工科、社會科學等。其中,第二文學部和社會科學部在夜間授課。研究生院有六個研究科目:政治、經濟、法律、文學、商業、科學和技術。學校還設有圖書館、戲劇博物館、產業管理研究所、比較法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鑄造研究所、大學歷史編纂所、環境保護研究中心、計算機研究室等附屬機構,以及早稻田大學學院、早稻田專門學校、早稻田工業學校、早稻田中、高中等附屬學校。

[編輯本段]硬件設施

圖書館和計算機資源

建立適應信息社會的全校信息利用環境。

媒體網絡中心(MNC)是學校的信息中心,不僅為學校的5萬名學生提供信息利用的媒體環境,還承擔著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育。既有“大壹計算機講座”、“網絡概論”等基礎講座,也有“程序設計”、“統計處理”、“信息社會理論”等培養信息適應能力的講座。在全校範圍內,除了每個系擁有的機房,MNC還提供了壹個終端機房供全校使用。在早稻田的校園裏,還有壹個24小時開放的電腦自習室。

知識和智慧的象征:圖書館

早稻田大學有30個圖書館,以中央圖書館為核心。圖書總數約427萬,用戶數654.38+0.8萬。早稻田大學不僅擁有龐大的藏書,還擁有龐大而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各領域的學術信息都在網上搜索到了。此外,早稻田大學的圖書目錄數據庫已被世界上最大的圖書目錄利用機構OCLC(在線圖書館中心:總部設在美國)采用,供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使用。

[編輯此段]海外聯絡

早稻田大學與世界上約260所著名大學建立了友好校際交流關系,每年接收這些大學的交換生150-200人。

值得壹提的是,早稻田大學於2004年將蘇州中學列為生源基地,之後與蘇州中學園區學校簽訂生源基地協議,每年接收數名優秀畢業生。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最著名的綜合性私立大學,也是日本社會精英的搖籃。該校畢業生遍布媒體、政界、學界。前首相福田康夫、竹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和森喜朗都畢業於這所學校。李大釗、彭湃、廖承誌等許多中國近代人物都曾就讀於棗大。目前,棗大圖書館珍藏著李大釗的學生檔案、成績單等物品,還有壹封孫中山的親筆信..

2008年5月8日下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並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進行了壹場乒乓球友誼賽。2006年8月6日至8月28日,中國陳帥佛易經預測中心代表團壹行27人訪問早稻田大學。陳帥佛教授23日下午在早稻田大學發表了演講。& lt日中友好有著悠久的歷史。除中日兩國領導人外,日本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早稻田大學學生福原愛和世界乒乓球冠軍王楠都出席了。這個特別的比賽也是早稻田大學學生壹直期待的。

[編輯本段]入學要求

幾乎所有的院系和研究部門都招收國際學生,並為國際學生準備了專門的考試制度。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同時報考各個系。各個系的考試成績都是獨立的,完全沒有影響。報考研究生的考生需要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

[編輯此段]社區娛樂

俱樂部和社團

來自日本各地和海外的五萬名學生聚集在早稻田大學。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學生在學習和課余生活中互相鼓勵,這種鼓勵看重自由和自主。有2500個學生團體和社團,是全國高校最多的。

娛樂活動

參加日本學生和留學生組織的活動,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也加深了中日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中國的節假日,也可以參加中國留學生會組織的活動。

[編輯本段]術語排列

***三學期制:

9月1至2月10秋季學期。

冬季學期65438+10月7日~ 2月17。

春季學期從4月3日到6月24日。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學校的發展簡史可以概括如下:

1882

Tatsumoto Chung-shin創建了東京專門學校,主修政治學、法律、英語和物理。

1890

開設文學專業

1893

文學專業開設研究生課程。

1900

有了新成立的留學基金,第壹次派老師去歐美留學。

1902

大學圖書館的建成

大學規模擴大,更名為早稻田大學。有政經學院、法學院和文理學院,7個專業和壹個單獨的研究生院。

1903

設立高等師範系

1904

根據《專門學校法》,大學開設了商業方面的專門課程。

1905

中國清朝留學生部成立(截止1910)。

1911

建立壹個科學技術部

1920

根據新頒布的《大學法》,建立了政治經濟學院、法學院、文學院、商學院、理工學院和商學院,並建立了壹所三年制的新高中。

1922

大學創始人大中忠信去世。

1925

新的大學圖書館和學生禮堂竣工了。

1927

大衛講堂落成

1928

平內博士紀念劇院博物館落成。

1933

行政大樓、體育館和電視實驗室竣工。

1938

紀念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所建成。

1939

引入男女同校制度。

1940

科技綜合研究中心建成

成立了社會科學院。

1945

皇帝的禮物紀念館、大偉講堂的職工俱樂部、第壹中學大樓和科學技術研究實驗室被空襲摧毀。

戰後重建和修復工作開始了。

1949

為了配合新教育法,11院校實行大學四年制。

早稻田高中成為附屬學校。

1951

六個學院根據新的教育計劃建立了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課程)。包括新落成的兩棟樓,壹棟是人文科學研究生院,壹棟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

1953

在研究生院開始了壹個博士項目。

1956

系統科學研究所成立。

1958

高級教師培訓班成立。比較法研究所成立。

1959

信息中心的建立

1962

語言教育學院成立

1963

設立國際部

1966

開了社會科學院(夜校)。

1968

取消了理工學院的夜校課程。

1973

政治經濟學、法律和商學院的夜校被取消了。

1974

成立了工業管理學院。

1978

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成立。

1981

建立了壹個終身教育中心。

1982

早稻田本莊高中成立。第壹次百年慶典。

1987

人類科學院成立。

人類綜合研究中心成立。

1988

日本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1990

開辦教育研究生院

建立獎學金信息中心

1991

人文科學研究生院成立。

1993

科技綜合研究中心成立。

1994

社會科學研究生院成立。

1996

信息中心和其他從事信息系統工作的機構將合並在壹起,成立媒體網絡中心。

1997

以社會科學院和系統科學院為基礎,成立亞太研究中心。

1998

亞太研究生院成立。

會津八壹紀念博物館成立。

建立了國際信息與通信研究中心。

成立了綜合教育研究所。

1999

建立了1999人力服務中心。

2000

成立了國際信息與傳播研究生院。

建立了壹個開放教育中心。

建立了九州實驗室和綜合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2001

成立了日本教育研究生院。

建立了壹所藝術學校來取代原來的技術學院。

學生會大樓(虎山校區)竣工

成立了壹個綜合性的研究機構。

成立了研發中心。

2002

建立了壹個遠程教育中心。

成立平山郁夫紀念誌願者中心。

2003

成立體育學院、信息生產系統研究生院和管理研究生院。成立亞太研究部(MOT)。在人文科學系開設傳播學教育課程。建立川口藝術學校。

2004

建立國際學院。設立政治經濟系國際政治經濟系。設立早稻田法學研究生院。建立財務會計研究生院

2005

建立會計研究生院。

2006

建立體育科學研究生院。

2007

會是第壹個嗎?第二文學部改組為文學構思部?文學系。把技術部重組為技術骨幹部門?創意工程系?高級科學技術部。

125周年。

辦學宗旨

早稻田大學旨在追求學術獨立,靈活運用學術,培養模範公民。

追求“學術獨立”,就是強調研究和調查的自主性,鼓勵原創性研究,提高學術水平。

提倡“活用學問”,是指通過學術研究,培養應用知識的能力,推動文明的進步。

“培養模範公民”就是倡導尊重和樹立每個人的人格,創建文明家庭,提高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素質。同時要培養能在全世界施展才華的人才。

教學宗旨於1913三十周年成立並公布。

[編輯此段]校歌

日本三大著名校歌之壹——中國西北之都

向作詞,董迪作曲。

壹,

首都西北的早田裏的森林

巍峨的瓦舍,我們的母校

知道我們平日的誌向

進取精神,學習獨立

別忘了這個世界長久以來的理想。

看看我們光明的未來。

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

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

第二,

古今東西方文化走向

掀起大島國漩渦

偉大的使命肩負在壹個人的肩上。

我們的未來沒有盡頭。

畢竟,長期理想的願景

不僅榮耀會傳遍全世界

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

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

第三,

看,那是長生林。

心的故鄉,我們的母校

雖然有聚散的人,

仰望理想的無盡光芒。

壹起回蕩在天空

贊美我們的母校

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

早稻田,早稻田,早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