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七十裏,文王百裏,王其勉為之。”
“湯七十裏,文王百裏”是儒家的經典臺詞。翻譯過來就是:商湯王在方圓只有七十裏的疆域,但他仁政,最終奪取了夏朝的天下;周文王只有方圓百裏的領土,但他很仁慈,最終接管了商朝。儒家常以此行告誡君主仁政。所謂“仁者無敵”。只要實行仁政,天下歸心,實力再差,天下都是妳的。
但這句話從漢武帝口中說出來,卻是另外壹個意思。“王其面”是指妳的弟弟河間王與商文相似。努力工作,世界最終會是妳的。
漢武帝這樣說了之後,河間王是什麽反應?史書沒有記載劉德當時的反應。我估計無非是“面色蒼白,渾身發抖,冷汗涔涔,差點尿褲子”,但史書記載了後來的反應,“王知道他的意思,又回去喝酒聽歌,所以才落得如此下場。”翻譯過來,劉德回到封地,整天喝酒聽歌,從事各種娛樂活動,最後因悲傷而死。
(題外話:“湯取七十裏,文王取百裏”用來警告君主實行仁政是否會有效果,但是這句話用來做壞事,效果特別好。據說荀子投奔淳時,有人用“湯七十裏,文王百裏”這句話警告淳要提防荀子。結果,淳沈駿把荀子趕走了。)
河間王劉德是誰?漢武帝為什麽要用文字來經營他?
劉德的出生年份很難考證。有學者通過各種材料推測,劉德是韓晶的次子,為李記所生,其生年應為公元前176年-公元前175年。因此,劉德的另壹個身份是漢武帝劉徹的同父異母兄弟。
據史書記載,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劉德被封為河間王。劉德是壹個喜歡儒家思想的人,待人非常仁慈。劉向在《說苑》中引用了劉德的話。劉德說他相信“堯道”。如果壹個人餓了,他們會說:“我餓了。”如果壹個人冷,他說,我冷。當壹個公民有罪時,他會說,我被困在這裏。仁義立,德廣,所以人勸而不賞,民治而不刑。"
從這句話來看,劉德是壹個關心民生疾苦,主張仁義治國的諸侯。他的所作所為,確實與當時其他國家的王子們醉生夢死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劉德統治時期,河間處於經濟和文化的全盛時期。然而,劉德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
劉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主要包括三點:
《史記·五世家》記載,劉德“擅儒,儒者必信。山東儒學從多處傳來。”這句話簡單翻譯過來就是說,劉德熱愛儒學,品德高尚,所以山東所有的儒生都聚集在這裏。
其實在當時,河間儒學學術中心之所以能夠形成,首先具備了壹定的歷史條件。
首先是機遇。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政府明令廢除秦傳下來的“攜書令”,學術自由的跡象開始出現。當時的幾個諸侯,比如淮南王劉安,養了很多道家學者,寫了《淮南子》。
其次,河間國靠近儒家中心。河間國位於齊魯、兗州、趙三地交匯處,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在此盛極壹時。而且這個陣地遠離秦漢戰爭時的主戰場,受到的破壞相對較小。
最後,儒生被壓抑已久,渴望出世。西漢初期,尤其是景帝統治時期,政府主要實行黃老之術,大多數政府官員學習黃老之學。儒生生而有之心,不為而成。
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河間王劉德高舉復興儒學的大旗,回答者雲集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劉德對這些儒生接待得特別好。他不僅修建了壹座名為“日華宮”的旅館給這些學者免費住宿,還開放了自己的圖書館供這些學者研究(下面我們會詳細說明)。免費閱讀尤其受到尊重。妳覺得這些學者能來嗎?所以才會有上面提到的“山東儒學之旅”。
秦漢時期,儒家經典遭遇了壹系列厄運。第壹,秦代的“焚書”幾乎把民間所有的儒家經典都燒掉了。後來項羽進了鹹陽,燒了阿房宮,也把官方收藏的儒家經典幾乎都燒了。這兩次“大火”使得當時很多古籍流失,大部分散落在民間。
劉德成為河間皇後,主要工作就是收集這些散落在民間的儒家經典(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中華書局,專門整理古籍善本)。據說他不怕辛苦,和趙薇壹起遊遍了顏路。他壹聽說民間有好書,就親自花重金去買。而且生意做得特別公平,他總是命令手下抄壹份給那些藏書和賣書的人。對於那些不願意出售的人,劉德並不以為然,而是禮貌地要求出售,這對當時的統治者來說是相當困難的。
據史料記載,很多人在聽到劉德的名氣後,不遠千裏,帶著祖先的舊書(當然,也有人可能把書賣了個好價錢)來到劉德。據史書記載,“所有呈獻給國王的書,都屬於中國古代和先秦的書,《周官》、《尚書》、《李記》、《孟子》、《老子》”。河間“故書多,堪比漢書。”壹個河間王的藏書和朝廷的藏書壹樣多。
河間王得到這些典籍後,並沒有把它們束之高閣,藏起來,而是“藏起來用”。
首先,他對所獲得的書籍進行整理和研究,使之“聚殘補缺,取其正確”,以利於書籍的傳播和發展。據史料記載,所謂“李周”,當時稱“周官”,後由王鶴建增補。
其次,堅持開放流通,藏之以用。在古代,大部分官方書籍主要收藏在西藏,不對外開放。而劉德則敞開大門,和他的學者們壹起學習,達到了* * *資源共享的目的。
不僅治療儒生,收藏古籍,還專門設置了詩、左《春秋》的博士。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石矛的詩,但每個人都知道詩經。漢代《詩經》學比較繁榮,出現了陸、齊、韓三大官方詩學。後來劉德立善說,擅長詩詞的毛公是博士,形成了毛詩系列。當時陸、齊、韓似乎更為流行,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三種詩學逐漸式微,而的詩歌則發揚光大,最終成為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這充分表明劉德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獨特的眼光。
《左傳》在漢代被稱為《左氏春秋》,劉德立博士的《左氏春秋》使這部經典得以作為王國的官學繼續傳授,流傳後世。現在《左傳》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文學經典。
因此,在《詩經》和《左傳》的傳播上,劉德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清代學者戴震對此非常贊賞,認為劉德很有遠見,很有見地。“六藝初顯於景帝與武帝之間,群雄未定,王乃立以《石矛詩》、《左氏春秋》等書呈博士,以知。”
如前所述,河間王劉德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那為什麽漢武帝用言語擠兌他,最後讓他悲痛而死?
主要有兩個原因。
河間王主張儒學,漢武帝也主張儒學,但他們所主張的儒學在本質上是很不壹樣的。
漢武帝提倡的儒學,經過董仲舒的修正,被後人稱為“儒教派”,與傳統儒學有很大不同。董仲舒儒學的學術特點是“學法為官,而以儒為飾”,是吸收陰陽家、法家等諸多學派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學思想體系。簡而言之,就是“外學儒術,內學儒術”。這種儒家制度是為了給漢武帝想要的專制制度背書。因此,張湯、虞照等人都能在政府中擔任要職。
劉德的儒學是圍繞《周》之禮而建立的,以傳統儒家仁義為核心,其思想內核是與中央政府格格不入的。
思想統壹不允許兩個學術中心,河間儒學必然受到沖擊。在具體的攻擊手法上,漢武帝選擇了“先抓賊,後抓王”。這項技能非常有效。劉德死後,河間儒家學術集團銷聲匿跡。
我們上面說過,劉德喜歡儒家思想,品德高尚,所以很多儒生都依附於他,從而形成了很高的聲譽。雖然他本人並沒有與中央對抗的野心(河間王在七國之亂時堅定地站在中央壹邊作戰),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是源於他對學術的興趣,但在他身邊聚集壹些精力充沛、有思想的人,足以讓皇帝感到不安。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壹個皇帝願意以諸侯的身份取得進步。相反,他越縱情聲色,越不受歡迎,對妳就越放心。這也是專制制度的壹大特點。因此,漢武帝因劉德而日益出名的事實自然不容忽視。
劉德死了,但後人對他的敬仰在史書中是不絕於耳的。例如,司馬光高度贊揚劉德。在《文國文·河間司馬征和王瓚公文集》中,司馬光認為劉德因沒有當上皇帝而“海內不幸”。朱也非常欣賞劉德。他在《齋藤優子輿》中說,如果河間王當了皇帝,董仲舒當了宰相,汲黯當了宰相,那麽漢朝的禮樂壹定會興盛起來(朱可能沒有註意到,河間提倡的儒學與董仲舒改革的儒學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些贊美可能有些誇張,但它們確實反映了劉德在中國文化遺產中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
劉德死後,謚號“獻王”和“賢明睿智”。據說,河北獻縣這個名字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