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指南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時期的壹部古書。壹般認為主要描寫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代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有學者認為,《山海經》不僅僅是壹部神話,更是壹部古地理,包括壹些海外的山川、河流、鳥獸。
《山海經》共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野經》四卷,《家經》壹卷,約365,438+0,000字。記錄了100多個國家的地理、風土人情、物產等信息,550座山,300條水道,以及各國的風景。其中,《山經》所載記載多為歷代巫師、方士、寺官的偵察記錄,經過長期整理,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山海經》是壹部記載奇形怪狀的妖魔鬼怪的古籍,是壹部“壹切文學大儒讀之,學之,奇”的荒誕之作。幾千年來,中國人壹直對它非常惱火,因為復雜的地貌地理使人陷入壹片迷霧;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壹直向往著它,因為太後居住的玉山和黃帝建造的軒轅山,讓人仿佛置身仙境。在成功穿梭於華夏文明千百年的古紙堆中之後,《山海經》之謎在今天更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五藏”與“五臟”之間有趣的解釋,說明大陸地球的位置與五臟人體的位置重合;按下“河”和“山”,突破山海地理迷霧,神秘的黃河,眾多的昆侖山!曾經大海是桑田,“青海”之名也源於此;傳說中的“泛天水”,滿是濁浪;“濁”與“濁”、“濁”與“舒”是巧合還是必然?壹張現代化的電子衛星地圖,讓我們不得不打破幾千年的思維;也許,我們需要更多對大自然的想象。
第壹,地球的五臟
大陸從何而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按照古代中國人的習慣,把世界地圖倒過來看壹下。
南北走向的習慣顛倒了,是不是有點難受?調整壹下,仔細看看。妳看到什麽了嗎?沒關系,自從完整的世界地圖繪制出來後,在作者之前就沒人見過了。
正好中國有壹本古書(壹本書,其實是小冊子)叫《山海經》。其中,山地經典包括南山經典、西山經典、北山經典、東山經典、中山經典五個部分。“於曰:天下名,歷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百五十六裏,居之地,謂之五隱。”故稱“藏山五經”。
壹般來說,“五藏”的“藏”就是“寶”的意思。但筆者認為,這個“藏”應該是“五臟”的“臟”。中國古代有個“關”,意思是“臟”和“隱”屬於諧音關。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小腸、膽囊、胃、大腸、膀胱和三焦被稱為六腑。五臟六腑是中醫對人體內部器官的總稱。
南極洲和人類的大腦不僅外形相似,結構也非常相似:西南極洲是大腦,東南極洲是小腦,從東南極洲延伸到南美洲的半島是腦幹。
然後就是五臟六腑:澳洲是心臟,非洲南美是肺,歐亞大陸是肝——南亞次大陸的肝下膽囊,烏拉爾山是分割左右肝葉、固定肝臟位置的韌帶,北美大陸是脾,格陵蘭島是腎。除了歐亞大陸和肝臟方向相反外,地球上各大洲的位置與人體五臟的位置是壹致的。
中國古代看地圖的習慣是壹種暗示嗎?
二、多災多難的黃河源頭和昆侖山
壹直以來,人們都想從《山海經》中找出相應的景觀。但是,結果總是被這些霧蒙蒙的風景所迷惑,根本無法對上號。碰巧的是,這些山上居住著人們根本無法理解的奇形怪狀的動植物或神靈。於是,壹大批人對《山海經》不屑壹顧,認為它是壹部荒誕的作品,到了明朝,它就淪為兒童讀物。但是孩子看不懂那裏晦澀難懂的文字,所以這些文字只是成為看圖說話的陪襯。
在清代,由於文化素質低下和對知識分子本能的自卑,粗魯而有罪的統治階級過分誇大了寫作的功效,文字獄便應運而生。所以,知識分子過多的精力雖然無法在社會管理中得到發泄,但他們恰恰有整理民族遺產的閑心。訓詁考據之學興盛,中國古代文化得到了徹底的延續。《山海經》的命運就在這個時候重生了。
有些認真的人認為,這本古書絕不是古代的“三字經”(兒童啟蒙的簡易讀物),只要努力,壹定能考證出古書對應的實際景觀。然而,他們和漢晉的前輩們壹樣,仍然在《淮南子》、《河圖》、《爾雅》、《水鏡註》等成堆的舊論文中尋找答案。結果還是落得和前輩壹樣的下場——霧裏看花,壹頭霧水。
其中,有壹條很討厭的“河”,就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黃河”。《西山經》和《昆侖山》中的條目,明明說的是“河水流出”,“南流東流,水不達”,但是昆侖山西側的“積石之山”中卻出現了“河水向西流”這句話,簡直就是在開考證學者神經的玩笑。
這條讓無數考證學者頭疼的“黃河”,也造成了中國地理史上的壹個困惑,那就是“黃河”的源頭——“昆侖山”無法確定。
因為“昆侖山是帝下才有的都城”,是神仙的地位,所以“昆侖山”的確認從漢武帝的時候就開始了。隨著不同朝代對黃河源頭探索的深入,昆侖山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於是就有了漢武帝時位於新西藏邊境的“昆侖山”。
忽必烈元朝“不刺雪山耳麻”。清代高宗乾隆皇帝的《王河源略》是Aritan Gadasu Qilao(蒙古語,“Aritan”為金,“Gadasu”為北極星,“Qilao”為石)。為了統壹昆侖山的概念,後人在清代把這條從新西藏邊境到青海東南的長長的系列山脈稱為“昆侖山”。
“昆侖山”最大的地理特征之壹就是它很高,方圓也很大,有四條顏色不同的河流:白、紅、藍、黑。但是,無論以上面提到的昆侖山中的哪壹座為立足點來研究五藏山經,都找不到壹個好的景觀體系。
黃河呢?昆侖山在哪裏?
第三,按圖,按“河”索“山”
大陸從何而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按照古代中國人的習慣,把世界地圖倒過來看壹下。
南北走向的習慣顛倒了,是不是有點難受?調整壹下,仔細看看。妳看到什麽了嗎?沒關系,自從完整的世界地圖繪制出來後,在作者之前就沒人見過了。
正好中國有壹本古書(壹本書,其實是小冊子)叫《山海經》。其中,山地經典包括南山經典、西山經典、北山經典、東山經典、中山經典五個部分。“於曰:天下名,歷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百五十六裏,居之地,謂之五隱。”故稱“藏山五經”。
壹般來說,“五藏”的“藏”就是“寶”的意思。但筆者認為,這個“藏”應該是“五臟”的“臟”。中國古代有個“關”,意思是“臟”和“隱”屬於諧音關。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小腸、膽囊、胃、大腸、膀胱和三焦被稱為六腑。五臟六腑是中醫對人體內部器官的總稱。
南極洲和人類的大腦不僅外形相似,結構也非常相似:西南極洲是大腦,東南極洲是小腦,從東南極洲延伸到南美洲的半島是腦幹。
然後就是五臟六腑:澳洲是心臟,非洲南美是肺,歐亞大陸是肝——南亞次大陸的肝下膽囊,烏拉爾山是分割左右肝葉、固定肝臟位置的韌帶,北美大陸是脾,格陵蘭島是腎。除了歐亞大陸和肝臟方向相反外,地球上各大洲的位置與人體五臟的位置是壹致的。
中國古代看地圖的習慣是壹種暗示嗎?
第四,破解黃河和昆侖山的源頭
《西山經》中的《西域三經》是研究者最為困惑和爭議的部分。這不僅是因為《西山經》包含的區域最廣、內容最多,還因為它記載了壹系列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如工人觸摸的舟山、後稷隱藏的小澤、黃河源頭、帝都昆侖山、西王母居住的玉山、黃帝建造的軒轅山、大禹指引的積石山等。更重要的是,它對黃河的描寫太出乎常人意料,在我們的地理環境中很難找到相應的環境,這就導致了地理和神話史上的“昆侖山”。也正因為如此,壹部《山海經》被“無力解決問題的文學學者”(引用劉秀玉的話)視為“荒誕之作”,被這些所謂的正統權威斥為“荒誕之作”,進而墮落為兒童讀物。
所以解了西時三經,就解決了五藏山經的混亂。只有解決了《五藏山經》的困惑,才能發現《山海經》其他部分的真相。
當然,神話的核心——昆侖山,是西方三大經典中最鮮明、最顯眼的特征。昆侖山最大的特點是有四條河流發源於此,分別是烏達山(北三經最後壹座烏達山)由南向東流的河,從東南流向溢天水的赤水河,從西南流向醜水的黑水,從西流向大屯山的黑水。我們已經知道,《五藏山經》中的“河水”,就是我們今天的黃河。我們在前面的北山經中已經準確地證明了這壹點,所以不需要任何懷疑。
然而,正如我們前面指出的那樣,我們回到黃河的源頭,卻找不到任何發源於四條大河的山。需要註意《山海經》作者的敘事習慣。他在談到涇河源頭時,有兩次“水鏡楚言”,壹次是西方四大經典中的“景悅孤山”。水從河中流出,東南流入河中。”另壹次是在《西域記》的第二部經典中:“此山名曰,他並沒有把幹流的源頭與支流區分開來。只要是源頭,就可以說是“某某水出來了”,解放了我們被禁錮了幾千年的腦袋,我們可以去黃河支流尋找。
通過考察不難發現,黃河支流中的源頭山脈同時發源於四條不同流向的河流,只有湟水支流大通河的源頭。大通河實際上是黃河上遊最大的支流。按照《山海經》作者的習慣,稱之為“河水”是合理的。
大通河的源頭是祁連山區的托來山,托來山東南角發源於黃河支流大通河。西南角,發源於並流向青海湖的布哈河和向西流淌消失在沙漠中的疏勒河;在西北角,它從東南開始向西流動,然後從大本德幾乎180度,最後蜿蜒向北,流向沙漠中的內湖。然而,大通河和黑河的流向似乎與山景所說的不完全壹致。其實不難理解,山經上說的河流“向南流,向東流到達虛無”指的是黃河中下遊的流向。同理,黑河的東南河段還在山上,山腳下有個大彎。從此如山經所說向西流去。至於再往北拐的河段,不叫黑河,叫“弱水”,也是合理的。
至於“落基山”,從天山東脈湧出的“河水”,其實就是塔裏木河。
五、曾經滄海桑田,黃河瀑布水倒流。
時至今日,西方三大經典中對黃河源頭和昆侖山的描述,基本上都在今天的地圖上找到了相應的地理位置。但是,我們留下了壹個疑問,那就是西海是什麽?
它說的海,壹定是當初的海。
據筆者考證,第九經岷山位於川西北阿壩州,西山第壹經為秦嶺北坡,歷山位於甘肅隴西地區,孤山為渭水源頭以西的臨洮地區。從這些位置,我們基本可以推斷這個“西海”位於甘肅省西部的青海省。這樣問題就清楚了,因為青海省位於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從海底升起的。青海有座海蝦化石山,叫宗武龍。那些海蝦就像暴露在水面上的活堆。紮蘇湖往南三百公裏,有壹座山叫“貝殼梁”,長達數公裏,布滿貝殼和碎石,說明這片區域原本屬於大海。
這時候我們才明白,為什麽我們的祖先把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叫做“青海”,因為這裏以前是海。
既然青海省以前是海,當然解決了“湟水”由東向西流的問題。原來原來地理位置是西低東高,水往下流。當然,向東流向黃河是不可能的。事實上,不僅湟水不能流入黃河,今天劉家峽水庫以上的黃河上遊也是如此。當青海還是壹片海洋的時候,它的地理位置不可能高於下面幾段的海拔,也不可能流入黃河,成為黃河的上遊。所以,當年只有大通河是黃河唯壹的發源地。《山海經》中說黃河發源於昆侖山,也就是今天的托來山,這是準確的,極其準確的。
所以《五藏山經》作者完全是事實。
只是滄海桑田,河水倒流。如果沒有今天的科學理論和衛星圖片等先進工具,後世的人怎麽認識這壹層?難怪從漢武帝到王紅旗先生,都找不到真正的昆侖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是忙著在營地裏追求滿足物欲,卻忘記了生而為人的真諦;我們常常忙於評判別人,卻忘了先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怎樣才能獲得幸福、成功、完整的人生?道家的智慧為我們提供了認識自我的方向,對探索中提出的疑惑提出了最切實可行的建議。關註它,從這裏遇見妳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