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四書中的君子詞

四書中的君子詞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以下是這四本書中關於君子的句子:

1,論語裏關於君子的那句話:

子曰:君子之周不可比,小人之周不可比。(學習第壹14)

子曰:君子喜德,小人喜土;君子懷刑,小人懷利。(立人4號11)

子曰:君子義,小人利。(立人4號16))

子說說:女人是君子和儒!無為,小人,儒!(永業6號13)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憂心忡忡..(第七部3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非成人之惡;反派則相反。(燕園第十二期16)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魯茲第13號23)

子曰:君子為泰而不驕;反派囂張但不泰。(魯茲13號26)

子曰:君子無仁,有夫乎?沒有小人,也沒有仁人!(憲法問題14 6)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發號施令。(憲法問題14、23)

陳無食。如果追隨者病了,他就不能成功。魯茲鑒說:君子窮嗎?子曰:君子窮;小人物既貧窮又奢侈(衛靈公15 2)

子曰:君子謀己;小人求人。(衛靈公第十五屆21)

孔子說:君子不能無知,而可以大受影響;小人物吃不了大苦,但能知道壹點。(衛靈公第十五屆34)

兒子的武城,聽到弦歌聲,師傅笑著說:為什麽要用牛刀切雞?子遊說:過去顏也聽大師們說過,君子要學道,愛人;小人學道易。子曰:二三子!顏之言也;前言,戲的耳朵!(陽貨17 3)

魯茲說:這位先生是尚勇嗎?子曰:君子以正。君子勇而無義,小人勇而無義。(陽貨十七號21)

2、《孟子》關於君子的壹句話: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了君子以厚道的思想。

孟子和孔子對君子的看法非常相似,但孟子對君子的行為和理想有更細致的要求,他也主張君子為君所用。

君子引而不發,縱身壹躍也。

沒有父親,沒有國王,都是動物。

孟子曰:“民為重,國為次,君為光。”

只有仁者才應該身居高位。為人不厚道,身居高位,就是將其惡傳播於大眾。

任軍、莫仁;君義,皆義;鄭君,莫征。

君子不怨天,不計較人。

君子有三樂,天下之王不存在。父母在,兄弟無緣無故的開心;陽無愧於天,不計較人,亦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三樂。

3,《大學》關於君子的句子: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謂真誠的人:不要自欺欺人,比如臭味,比如好色。這叫謙虛。所以,君子壹定要慎獨。

小人無所事事,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見君子,然後厭煩,這是不好的。不是好,而是好。壹個人看到自己是沒有好處的,如果他看到自己的肺和肝。這叫中有誠,外有形。所以,君子壹定要慎獨。

君子有自己然後求人,沒有自己然後不關心別人。他隱藏的東西是不可原諒的,但他可以不用它來形容別人。

如詩所雲,“戲前王不忘!”君子以德,而親其親。小人自得其樂,卻從中受益。這將永遠不會被忘記。

4、《中庸》關於君子的句子:

君子慎之不見,畏之幾乎聞所未聞。不要隱晦,不要含蓄,所以君子慎之又慎。

仲尼說:“君子溫和,小人反溫和。君子中庸,君子和時,小人反中庸,小人不擇手段。」

魯茲問“強”。子曰:“南方之強乎?北方的實力如何?克制和強化?寬以待教,不報無門,南強。壹位紳士住在那裏。金哥,死而不倦,北強。強者住在那裏。所以君子和而不流,強而不正。」

說自己在乎的,做自己在乎的,君子不固執!

(這些是我自己整理的,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