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端午節吃的粽子最早叫什麽?

端午節吃的粽子最早叫什麽?

粽子的起源

粽子的名字最初叫“角米”,《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古人以小米裹葉煮尖角,如掌。

葉子的形狀叫做粽子。"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是為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的。

。另壹方面,聞壹多先生寫的《端午》認為端午起源於古代南方吳越人的圖騰祭祀,早於流行的屈原說。

。但千百年來,端午節源於屈原的說法更加深入人心,大概是因為他的愛國精神感人。

粽子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粽子的形狀壹直在演變。從春秋時期,人們的“角粟”和“管粽子”(用

竹筒裝米密封烘烤),發展到東漢後期,人們把小米浸泡在草木灰裏,做成媯水粽子。在南北朝時期,粽子

大米的品種比較多,米中夾雜著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包好的粽子也是作為交流的禮物。在唐朝,粽子

給孩子吃的米飯已經“白如玉”,粽子的形狀出現圓錐形和菱形。明代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材料更是豆沙。

、豬肉、松子、棗、核桃等。,現在粽子的品種更新鮮,更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