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患者都有癥狀性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排尿功能障礙和癥狀性直立性低血壓。睡眠障礙是MSA的常見癥狀之壹,包括失眠、白天嗜睡、不寧腿綜合征、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睡眠呼吸障礙等。
多系統萎縮在中醫中沒有對應的病名。根據癥狀可分為頭暈、震顫綜合征、眩暈、痿弱等類別。《黃帝內經》中的許多論述與多系統萎縮的臨床癥狀相似,如《靈豎亥論》“髓海不足,耳鳴,脛痛麻木”。
從病因病機來說,病位在腦,與肝、脾、腎關系密切。《醫宗金鏡》中記載“頭為諸陽之首,位階最高,含腦髓,腦為元神之府,以統攝全身。”大腦的生理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出現頭暈耳鳴,走路不穩:腦髓充盈,身輕體壯。
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腦為髓海。《論蘇文與逆調》“腎不生,髓不盈。”腎陰不足,腦衰,上下不足,就會頭暈。肝腎同源,腎陰虛不能養肝木,導致肝陰虛,肝陰虛可降腎陰,使腎陰不足,所以兩臟陰液常同損,不能養頭清竅。腎精不足,導致髓海充盈喪失,身心失養,筋脈失榮,四肢失控,故見肢體震顫或搖頭等臨床表現。命門火衰,溫熱功能下降,可見陽痿、性欲減退。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蘇文五臟根篇》中說:“脾主水谷精氣的運化以滋養肌肉,故主肉。”《太平盛輝方》= '脾胃為水谷之精,化為氣血。氣血充盈,營衛循環,滋養身體,以肌肉為榮。“水谷的精氣運行在三焦和血管中,起到滋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的作用。脾胃虛寒,精氣不散,則肌肉失養,陽氣不升。靈樞口文之日,“中氣不足,我必改之。“中焦脾胃虛弱,氣機不能升降於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正常,尿頻、尿急和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