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九鼎雲峰,祥雲八景

九鼎雲峰,祥雲八景

山不高,仙有名。“九鼎雲峰”是祥雲縣八大古景區之壹。九頂山是杭瑞高速到大理的必經之地。山腳下是碧波英英的小關村水庫,擡頭是“簇如紫羅蘭”的九頂山景觀。

九頂山王子林攝

《滇甘龍縣誌》中“九鼎雲峰在治西北十五裏,九峰突兀,望如青蓮,是馮明;第二,獅子吼;三歲的夏;第四,呼喚仙鶴;五個字:峨眉;第六,侍奉神仙;演出七天;八、淩霄;九說飛雲。每個山峰都有洞穴,如:古佛洞、觀音洞、華嚴洞、畢夏洞、朝陽洞、托米洞、豹隱洞和羊奶洞。飛亭懸巖,林中幽靜,是城市的壹大奇觀。名人寫詩和散文。明福的鞏俐重修了守望亭。”

九頂山,位於縣城西北十裏處,因九峰突兀、山形獨特而得名,壹簇簇形似紫羅蘭,懸崖雄偉,常有白雲縈繞。山上九座山峰的名字也很好聽,比如“馮明”、“夏蘭”、“趙賀”。簡單的文字裏充滿了色彩斑斕的迷幻和神奇的傳說。

九鼎風光王子林攝

在《詩經·風華》卷壹中,有“鳳凰鳴易,在。梧桐生,在晨。”意思是鳳凰的鳴叫預示著好運,停在那邊的高山上。梧桐樹生於高岡,面向東方,面向日出。《詩經·瀟雅·何銘》中也有“何銘在九臯,聞於野”深潭深潛遊,有時浮至岸邊止步。在那個快樂的花園裏,高大的檀樹有樹蔭,灌木叢下面的矮樹叢有樹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沼澤中隱隱有鶴唳之聲,響徹雲霄。淺的渚沙灘遊泳,有時潛入遊泳池。幸福花園裏有壹棵樹檀香,下面的山谷是維多利亞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鳴在湖的深處,他的聲音很遠就能聽到。比喻聰明人把自己的傑作藏起來。古代文人對九頂山的熱愛令人欽佩,每壹座山峰都能以如此優美典雅的意境命名!

山上,森林茂密,溪水碧藍,綠樹成蔭,郁郁蔥蔥。走在林間小道上,似乎還能聽到從森林深處傳來的鳳凰和野鶴的歌聲,被怪石洞反復呼應,更顯神秘。

明代有妙勝亭、畢夏寺、玉峰亭等。被懸掛在雲峰上的懸崖上,寺廟眾多,建築精美。古詩詞中稱之為“飛亭絕壁,幽靜”,清代學者趙留下詩句:

九峰天上有紫,爬日月邊很危險。

上界有亭飛,下界無地畫掛。

雲抹衣寒,松竹飄零。

羅京在塵埃外歡,不告別醉崖頂。

詩中的“吊”字,說明當時的寺廟建築確實令人恐懼。可惜的是,精美的廟宇後來都被破壞了,沒有重建,只剩下大小不壹的石墩,壹個個靜靜地蹲在懸崖邊的淤泥裏,似乎在訴說著當年懸空廟宇的驚險與奇觀。

洞穴中的蟾蜍雪梨的照片

懸崖上還有壹些從高處砍下的深淺不壹的石溝,每個石溝的下端都會有壹個石槽。我猜是當年建廟的工匠突發奇想:在懸崖上挖壹條溝,既可以避免下雨時淹沒建築,又可以將難得的雨水收集在石槽中備用。工匠們的精心設計,本應使寺廟長期保持安全,但無法預料的是,後人由於種種原因,未能保護好這座別出心裁的“懸空寺”。真是九頂山的壹大遺憾!

山上有九鼎寺,大雄寶殿外門框上寫的對聯寫著:“寺內重開五色祥雲樓景區,禪林始照九鼎玉峰。”門框上雕刻的荷葉、荷花、鳳凰等圖案十分精致,栩栩如生。西面是正殿,南北是廂房。在大殿前的地面上,有壹幅由黑白鵝卵石拼成的八卦圖。

王子林攝九鼎雙子塔

寺前有兩座塔,塔與寺相映成趣。南北雙塔建於元代玉峰寺之上,因南北呼應,故稱南北塔。山頂上,北塔為六角磚砌,檐密,七層,高7.2米。塔剎是壹個石球,檐小,塔身無龕洞。南塔在峰腳下,距離北塔30米。是壹座方磚砌塔,檐密,高9.1米。南塔方形底座邊長1.9米。每座塔的屋檐由三層方磚砌成。從第三階段開始,兩側各有壹個龕洞,內有壹尊陶瓷浮雕觀音佛像。塔閘是壹個石頭圓頂,塔形優美。雙塔高大美觀,相互呼應,使九頂寺顯得格外獨特。

北塔

明朝萬歷年間,思想家李贄任姚安知府,曾遊九頂山。他在《九頂山感元》詩中描述:“遠山有許多年。皮包的成功壹直延續到今天。留在古塔奈怎麽樣?.....元碑元碑風雨剝落,古塔九鼎錯。不聽天下三車演,閑時渡大渡河。”明代文學家楊慎(楊勝安人)遊九頂寺;

路轉羊腸,雲開馬頭。

半巖石的草樹,靠著陽臺,

碧劍唱信玉,丹秋求劫灰,

佛緣甜我寂,僧厭喧嘩。

野鹿捧花,山鳥薦果;

獨留塵埃,其樂無窮,世事不在猜測。

可見,九頂山壹直是文人墨客喜歡旅遊的地方。登高望遠,祥雲壩子村農場盡收眼底;山下水庫波光瀲灩,波光粼粼,真是壹個幽靜雅致的地方!

文姬拍攝的反映日本部分的古塔

比如閑暇之日,偶爾住在山寺裏,聽聽晨鐘暮鼓,欣賞晚霞映塔。在燦爛的霞光中,位於玉峰寺高處的北塔沐浴著燦爛的光芒,與不遠處的南塔遙相呼應,就像兩個誌存高遠的人,遙遙相望,心有靈犀,忽得李白的詩句“眾鳥飛高,孤雲獨去散心。”相見不倦,唯有敬亭山。"

圖文作者通訊員雪梨

主編楊

來自張敏的圖片評論

胡,圖文總評委

講好祥雲故事,傳播祥雲聲音

提交電子郵件3109820189@qq.com

媒體地址:龍溪社區308號(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