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學科分類不同
紐特1
蠑螈,不叫四足魚。它屬於兩棲綱、蠑螈科、蠑螈屬和蠑螈屬。
2、娃娃魚
中國大鯢學名也叫娃娃魚、娃娃魚。它屬於兩棲綱、無尾目、隱鰓亞綱和安德裏亞綱。
第二,形態特征不同
紐特1
蠑螈屬由五部分組成:頭、頸、軀幹、四肢和尾巴。蠑螈犁骨的齒裂呈“∧”形,前端會聚,顱骨呈橢圓形,有1顆前磨牙。鼻突與額骨不相連,左右鼻骨相連,且額鱗弧粗,上頜骨很短,翼骨很小,相距甚遠。
體長61 ~ 155 mm .頭扁平,皮膚光滑,僅有小疣,背脊較弱,口部唇褶明顯;舌小而厚,橢圓形,前後兩端與口腔底部黏膜相連,四肢細,手指和腳趾有蹼,尾部非常扁平。
2、娃娃魚
分為頭、軀幹、四肢、尾巴四個部分。頭大而平,略長於頭寬,吻部鈍圓;外部鼻孔小,略呈橢圓形,靠近吻部;鼻間距離大於吻長的1/2,眼睛小,無眼瞼,眼間距離寬,約為眼與鼻孔距離的1.5倍。
壹般體長約60-70 cm,體重約5-6 kg,最大可達1米。後肢有5個腳趾,第三個腳趾最長,腳趾稍有蹼。
第三,生活習慣不同
紐特1
生活在山丘、沼澤、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65438年6月至次年3月,人們通常會在靠近水域的土壤縫隙或巖石下冬眠。從3月到9月,它們經常在山坡上水草豐富的水坑或稻田裏活動。底棲,爬行緩慢,很少遊泳。它們大多以水底的蚯蚓、軟體動物和昆蟲幼蟲為食。
2、娃娃魚
活躍於清澈、低溫的溪流或天然洞穴中,棲息於泥土或深色的巖石縫隙中。壹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涼爽、水草茂盛、石縫、洞穴較多的山澗、河流、湖泊中,有時在岸邊的樹根上或倒下的樹幹上活動,選擇在有回流的灘口洞穴中生活。白天,它們經常躲在洞穴裏,頭朝外,便於它們隨時移動,捕食和躲避敵人。當受到幹擾時,它們迅速離開洞穴,前往深水中遊。在傍晚和晚上出來活動和狩獵。
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和水生昆蟲,有時也吃鳥和老鼠。
百度百科-蠑螈
百度百科-娃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