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靈樞大惑論》所言:“齊威不能入陰,常居陽。留在陽裏,陽就滿了,陽滿了,陽就旺了;若不能入陰,則弱,故目不暇接。”《靈謝舒科篇》指出:“氣若囿於五臟,則氣獨守,行於陽,不入陰。走在陽裏,陽就滿了,陽滿了,陽就困了。壹定不能入陰陰不足,這樣才不會尷尬。”可見陰陽不和是失眠多夢的關鍵。中醫的失眠多夢有幾千年的歷史。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都有相關藥物和方劑的記載。相對於西醫,中醫治療失眠多夢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病理治愈。比如中藥可以改善失眠,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醫關於失眠的理論主要有四種:陰陽消長理論、營衛運動理論、心主神明理論、腦主神明理論。雖然臨床上有“腦主神明”和“心主神明”的說法,但很多醫學家往往根據臨床來重點論述,現代中醫對失眠機理的討論也是基於此。
中醫睡眠理論總結了陰陽睡眠理論、衛氣睡眠理論、神治睡眠理論。以陰陽睡眠理論為基礎,揭示了睡眠和覺醒的基本原理。衛氣運行睡眠理論是陰陽學說的體現,揭示了睡眠的運動本質。神主睡眠理論突出了中醫的整體睡眠觀,揭示了睡眠是人體的整體生命活動形式。失眠總結為:陰虛失眠、胃不和失眠、陽虛失眠、濕困失眠。在他對睡眠的理解中,也強調了陰陽的主導作用。人的情緒活動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屬於心腦活動的範圍。而且肝主疏泄,調節精神情緒,所以心、腦、肝與睡眠密切相關。
中醫失眠
中醫對失眠有豐富的辨證論治。許多醫生從臨床實踐中探討了失眠的機理,提出了壹些新的辯證觀點。
1.從五臟論治失眠有學者認為,失眠的病因病機主要表現在肝,影響五臟,照顧五臟之固證。倡導“五臟皆失眠”的整體觀,從肝論治,兼顧其他臟腑,作出辨證論治體系,並由此制定失眠的辨證論治方案。
2.精神情誌的治療與失眠有著密切的關系,故將失眠分為憂慮型、多疑型、緊張型、抑郁型,分別采用清熱瀉火、疏肝降逆、滋陰清熱、理氣解郁、清心安神、調理肝脾等方法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3.從心腎相交來說,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歸根”,所有的治療方案都需要回到“火引本,心腎相交”的問題上來,將失眠分為肝氣郁結、腎精虧虛、心火旺盛、經絡阻滯、痰濕阻滯五型。
4.從晝夜節律來看待人的睡眠,是壹種具有晝夜節律的生理活動,失眠就是這種正常的睡眠-覺醒節律紊亂的結果。遵循這壹規律,作者提出了治療失眠要因時制宜。
5.肝脾論治失眠的很多病因病機都與肝脾失調有關。失眠中藥的選擇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註重調理肝脾。
臨床上,入睡困難,睡後易醒,醒後無法再睡,時有驚醒,或徹夜不眠,常伴有白天無精打采、反應遲鈍、身體疲勞,甚至心煩意亂,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工作、學習、生活。歷代醫家認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七情內傷,涉及心、脾、肝、膽、腎以外的臟腑,其病機壹直屬於營衛不和,陰陽失調是病根,或陰虛不能吸陽,或陽盛不能入陰。正如《靈樞大惑論》所言:“齊威不能入陰,常居陽。留在陽裏,陽就滿了,陽滿了,陽就旺了;若不能入陰,則弱,故目不暇接。”《靈樞·謝可篇》指出:“今若怒於五藏六府,則衛氣而行於陽,而不行於陰。走在陽裏,陽就滿了,陽滿了,陽就困了。壹定不能入陰陰不足,這樣才不會尷尬。”可見,陰陽不和是失眠的關鍵。失眠調和陰陽的理解如下。
睡眠可以看作是壹個陰陽平衡的過程。失眠的原因很多,《內經》記載有三個原因:
(1)其他疾病,如咳喘、腹脹等。,使人無法安心躺下;
(2)是邪氣侵犯臟腑所致,衛氣不能入陰;
(3)臟腑受傷,陰陽不和,則夜眠不安。比如《蘇文兵能》裏說,“人躺著不踏實怎麽辦?”臟的疼,送的放心。老朋友不能生病。“認為‘嗜睡’是人體營衛之氣適應自然界晝夜變化的結果。也就是說,衛氣“白天行於陽二十五周,晚上行於陰二十五周,行於五臟之中”,恰恰是營衛協調,實現了臟腑的安寧和困倦。
可見,人的正常睡眠是陰和自然而有規律的轉化的結果。如果打破了這個規律,就會導致失眠。這壹規律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火、熱、氣血等外邪幹擾衛氣的正常運行,內傷使五臟失氣,氣血不和,陰陽不和,導致失眠。病理因素多為氣血痰。張景嶽在《景嶽全書卷十八不寐》中說:“不寐之蓋以陰為主,巾也為主。神若安,就睡,神若不安,就不睡。”而這種神性指的是心靈,也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的主宰。心是人類情感的場所和主人。心主神誌,肝主情誌,脾主思想。如果情緒不舒服,過度思考不僅會影響肝臟的排泄,還會引起肝郁氣滯,擾亂心神,進壹步消耗傷心之血,損傷脾的運化。最終心腎俱疲,心神不寧,導致五臟虛損,病情虛實膠結,難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