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歷代名人的家風家訓

歷代名人的家風家訓

歷代名人家風家訓如下:

壹,

“不學‘詩’,沒什麽好說的;不學‘禮’,不能立。”——《論語紀氏》

解讀:不學《詩經》,在社會交往中就不會說話;不學禮儀,不在社會上做事,是站不住腳的。

壹天,孔子站在院子裏,他的兒子孔鯉低著頭快步走著。孔子攔住他,問:“妳學過詩嗎?”孔鯉回答說,“沒有”。子曰:“不學詩,怎能言?”孔鯉回去學習詩歌。

第二天,孔鯉又遇到了站在院子裏的孔子。孔子問:“禮學了嗎?”孔鯉答:“不是。”子曰:“不學禮儀,何以為人?”於是孔鯉回去實踐儀式。這個故事叫“訓庭”,後來古人把父親訓斥兒子的時候叫做“訓庭”。

第二,

李雲:如果妳想要什麽,妳永遠不會滿足。宇宙可達其極,情不知其貧。想得到滿足,就會受到限制。——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解讀:《禮記》曰:“欲縱欲,不可滿誌。”宇宙可以到達邊緣,但性沒有盡頭。只有壹點想知道的欲望,設定壹個極限。

第三,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靜,不遙遠。付雪,想要安靜;只是,必須學。不學就不能多才多藝,不想學就不能成功。慢了就不能好好學習,危險了就不能理智。——三國諸葛亮《誡書》

解讀:這是諸葛亮晚年寫給八歲兒子的壹封信。在這封信中,諸葛亮要求兒子好好讀書,勵誌,在自己淡泊恬靜的修養上下功夫。不要浮躁,行為荒謬。文末他諄諄教誨:“不努力的年輕人是可悲的。”

諸葛亮為蜀漢日夜操勞,無暇顧及兒子的教育,所以寫這封信警告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