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落魄江湖攜酒樓,楚細腰輕掌。
揚州的十年,仿佛壹場夢,壹覺醒來,但在青樓女子這是壹個善變的名聲。
註】(1)以詩抒情。(2)落魄:失意落魄。這裏有壹種流浪感。江湖:指全國各地。攜酒:攜酒。(3)楚腰細:楚靈王腰細,手下諸將都在節食,餓到扶著墻都能站起來。見墨子兼愛。掌中之光:相傳漢成帝的皇後趙很輕,會在手掌上跳舞。這裏指的是揚州歌手輕盈苗條的身姿。(4)覺醒:覺醒。揚州夢:詩人三十壹二歲時,在淮南掌書記,生活放蕩,縱情聲色。醒來後,仿佛是壹場夢。(5)贏:獲得。壹個是“占領”。青樓:這裏指的是漂亮的建築,這裏指的是妓女的住所。不幸:善變。
【簡評】杜牧本人關心政治,政治詩很多。這首詩的主題壹直有爭議。從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可以看出作者內心對自己多年放蕩生活的自嘲和反思。根據苕溪打魚的故事,南宋詞人胡載在讀了杜牧的《送別》壹詩後,懷疑詩中必有所指,於是讀了的文字如下:“牛(僧儒)帥魏陽(揚州),(杜牧)喬裝出行。大眾聽說了,幾代流浪兒(街卒)都跟著牧之偷偷摸摸,以防萬壹。在牧之之後,他呼籲收集遺體,說再見,並把宗彜作為壹個警告。牧之開始保守秘密,他被命令拿壹個籃子,所有的籃子都貼在街上,杜雲部長很友好。這種感覺棒極了。”胡仔的詩《方的詩講的是逃亡的日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杜牧在揚州期間,非常不檢點,經常出入妓女家。幸好牛僧孺念了他的保護人寫的紙條給他聽,這讓杜牧大為慚愧。後來他回憶這段經歷,就有了《再會》這首詩。因此,毫無疑問,這首詩的主題主要是杜牧對自己放蕩生活的懺悔。當然,青年杜牧既是易才,又是高徒。他詩文俱佳,壹時名聲沈重。然而,他有幫助國家和世界的抱負,卻始終無法施展他的抱負。當了十年的參謀,從屬於別人心裏也不是個滋味,所以這首詩裏有壹些詞,比如“落魄”、“江湖”、“攜酒”、“十年”,都在暗示做壹個下級官員真的很難。所以,說杜牧的詩裏包含著事業失敗的感嘆,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為了清楚起見沒有寫出來,但是很含蓄。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在經歷了多年的生活之後,回首往事仿佛風在把人吹醒,對自己的過去和多年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認識。他不再是壹個膚淺的兒子,而是變得成熟深沈,人生觀在思想感情上也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