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梅花
晶瑩剔透詩人淚,瑟瑟北風吹不墜。
死也無心同蝶嬉,壹生只與嬋娟醉。
七律 魯迅銅像
銅像翠柏露帶煙,夕陽秋色謁先賢。
真文敢與山河並,錚骨永和日月懸。
眉宇風雷怒陋世,胸間慈愛憐幽蘭。
可憐熱血燭炬盡,誰不淚流拜軒轅。
蝶戀花
盡眼萋萋千裏草。漸去流雲,暮色垂空照。臨水樓臺柏竹道,森森霧瑣淒鴉叫。 人說縣長宗祖廟
枯面衰翁,看墓目光少。坐到露生秋月小,仰天驚野狂聲笑。
七律 杜甫草堂
造化杜翁老,風流千古存。
腐時喪壯誌,亂世育偉英。
名入人民久,文隨時代真。
客臨胸臆熱,宏耀照風塵。
2.寫關於水的詩句寫水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裏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雲天裏 (唐·李白) 波濤萬裏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 心潮逐浪高。
流水心不競。 水,至清,至美.從壹勺,至千裏.利人利物,時行時止.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心潮逐浪高。
美夢隨雲散。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鐘口瓜洲壹水間,兩岸只隔數重山。 日出江花紅盛火,春來江水綠如蘭。
人是自是長恨水長東。 桃花流水鱖魚肥。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白毛浮綠水 樹蔭照水愛晴柔。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泉 泉 泉 好似珍珠倒卷簾!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水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肪.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復愁。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近江南草未雕。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風乍起,吹皺壹池春水。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靜水則深流 ,靜是心與心的默契。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汽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揖,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渺渺孤城白水環,舳艫人語夕霏間。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白日依山近,黃河入海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雕。
孤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水之道 柔以之水 能曲能伸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淥水蕩漾清猿啼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雕 風乍起,吹皺壹池春水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壹水縈花草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蓮壺? 數家茅屋閑臨水,輕衫短帽垂楊裏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水面清圓 壹壹風荷舉 低頭弄蓮子, 蓮子青如水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 有朝壹日龍得水,我讓長江水倒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3.臨水懷人的詩詞七絕 梅花晶瑩剔透詩人淚,瑟瑟北風吹不墜。
死也無心同蝶嬉,壹生只與嬋娟醉。七律 魯迅銅像銅像翠柏露帶煙,夕陽秋色謁先賢。
真文敢與山河並,錚骨永和日月懸。眉宇風雷怒陋世,胸間慈愛憐幽蘭。
可憐熱血燭炬盡,誰不淚流拜軒轅。蝶戀花盡眼萋萋千裏草。
漸去流雲,暮色垂空照。臨水樓臺柏竹道,森森霧瑣淒鴉叫。
人說縣長宗祖廟,枯面衰翁,看墓目光少。坐到露生秋月小,仰天驚野狂聲笑。
七律 杜甫草堂造化杜翁老,風流千古存。腐時喪壯誌,亂世育偉英。
名入人民久,文隨時代真。客臨胸臆熱,宏耀照風塵。
4.關於恬淡的詩句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羽觴醉我,壹樓風月管重湖.
醉裏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棲.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風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紅塵如夢聚又離,多情多悲戚.
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問雨何為寂寞愁?只聽窗外聲.輕起雲煙霧朦朧,佳色更難求.
南國棋中意,東坡竹外情.橫刀百嶽峙,還劍壹身輕.
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遠水長流潔復清,雪窗高臥與雲平
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花枝臨水復臨堤,也照清江也照泥.
苦夢生事何為有,凡塵舊事皆自擾
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5.關於水的詩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秋水***長天壹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清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徐誌摩《雲遊》那天妳翩翩的在空際雲遊,自在,輕盈,妳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妳的愉快是無攔阻的逍遙,妳更不經意在卑微的地面有壹流澗水,雖則妳的明艷在過路時點染了他的空靈,使他驚醒,將妳的倩影抱緊。他抱緊的是綿密的憂愁,因為美不能在風光中靜止;他要,妳已飛渡萬重的山頭,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他在為妳消瘦,那壹流澗水,在無能的盼望,盼望妳飛回!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壹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余皆有省)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吹縐壹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裏,手捋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清照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回蔔算子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浣溪沙 蘇軾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夢江南 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念奴嬌(莫愁湖) 鄭板橋鴛鴦二字,是紅閨佳話,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兒女態,釀出禍胎冤藪。前殿金蓮,後庭玉樹,風雨催殘驟。
盧家何幸,壹歌壹曲長久!即今湖柳如煙,湖雲似夢,湖浪濃於酒。山下藤蘿飄翠帶,隔水殘霞舞袖。
桃葉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詞人口。風流何罪?無榮無辱無咎。
水調歌頭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6.關於山,水的詩句,或是詞句王維在隱居輞川時,曾創作了壹批精美的山水詩。
他自編為《輞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絕句各二十首,內容主要是描寫輞川別業附近的風景,抒發隱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寂靜的山澗裏,辛夷花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假外物,不關世事,也無人知曉。
這是壹個遠離塵囂的世界,也是詩人王維主客觀契合壹體的獨特意境,簡直就是佛家空無寂滅觀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論家胡應麟說,此詩是“入禪”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詩藪》內編卷六)王維在這裏所創造的意境,生於象外,是壹種詩境與禪境的合壹體,它具有極大的暗示性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取得這種藝術成就,不能不說是得利於他對佛學的鉆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維被後人稱作“詩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親崔氏持戒安禪三十余年。王維和弟弟王縉“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葷血”(《舊唐書·王維傳》)。
王維於31歲時,妻亡不再娶,孤居壹室,屏絕塵累,“迥無子孫”(《責躬薦弟表》)。他還撰有多篇有關佛教的詩文,對佛學有較高的造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維信仰的是禪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禪。南宗禪是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的那套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為中國士大夫知識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備的處世良方。
而南宗禪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國特色的詩歌創作有相通相似之處。宋代文論家嚴羽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
妙悟即是對禪的識見力,也可表現為對藝術的感受力。詩和禪都需要敏銳的內心體驗,都重啟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禪講“頓悟”,常使用形象的表達方式傳法,特別強調直覺、暗示、感應、聯想在體悟中的作用。王維參禪有得,自然對這種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體會。
他把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融匯到人生觀中,把宗教情感化為詩思,創造出壹種“空”、“寂”、“閑”的詩的意境。禪宗崇尚山林勝景的風格,也對王維自覺地親近山水,發掘山水的美學價值,具有引導和啟示作用。
王維在《竹裏館》壹詩中這樣描寫他的內心體驗: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裏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壹種寂靜的快樂。
物我合壹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乳交融。《鹿柴》也是這樣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空山裏寂靜無人,只聽見深林裏飄蕩著斷續的人聲,壹縷夕陽透射在密林深處的青苔上,是那樣的恍惚而淒清。
這正是王維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的空寂的境界,雖然孤獨,卻也蘊藉。清代王漁洋說,王維的這類小詩“字字入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蠶尾續文》)。
也就是說,王維的這類山水詩具有禪趣、禪悅、禪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傳達出了禪的意蘊。自然,也就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美景的獨特品味。
王維並不壹定只到渺無人跡的所在去尋求禪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熱鬧的農家生活: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野望》壹場春雨,洗滌塵垢,景象壹新。農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氣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遠景組成有層次的畫面,水色明亮,峰巒碧翠,光和色的對比十分和諧。表面上,我們看不出這首詩的禪意。
實際上,那場春雨多象是佛家凈瓶傾下的聖水,把萬物洗滌得明凈空靈。只不過萬物把禪境和詩境融會得太妙了,他並沒有讓禪理壓倒詩趣。
當然,我們關註的是那種對農家生活的贊美之意,欣賞的是山水美的靈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禪理。王維是壹位詩歌、音樂、繪畫、書法兼長的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味摩詰(王維)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維是唐代壹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用蕭疏清淡的水墨筆法作畫,創水墨山水,自成壹家,被後人稱作山水畫南宗的開山祖。
他的繪畫強調寫意,追求神似,表達主觀情致,故“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壹景”,“難可以形器求也。”(沈括《夢溪筆淡》引張彥遠語)所以,王維又被稱為中國文人寫意畫之祖。
繪畫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詩的情韻和意趣,即畫中有詩。用這種繪畫思想去凝視自然山水,發為詠嘆,造境入詩,必然詩中有畫的神韻。
王維在繪畫、音樂、書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藝術素養,使他在詩歌創作時,比壹般詩人更能精確地、細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響以及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並將之訴諸筆端。也更會用辭設色,註意詩歌音調的和諧。
詩中有畫的意境,詩中有音樂的流暢,詩中有書法的變化。這樣就無形中形成了他獨有的“詩中有畫”和“百囀流鶯,宮商叠奏”的詩歌藝術風格。
我們在欣賞他的山水詩時,應緊緊把握這個特色。王維善於概括地抒寫雄奇壯。
7.形容江水的詩句是什麽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作者: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2、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5、憶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