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
徐敬亞
既然
前,不見岸
後,也遠離了岸
既然
腳下踏著波瀾
又註定終生戀著波瀾
既然
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沈入海底
既然
與彼岸尚遠
隔壹海蒼天
那麽,便把壹生交給海吧
交給前方沒有標出的航線! 當代詩人、文學批評家。第壹屆青春詩會成員,1949年生於吉林長春市。
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1985年,遷居深圳。著有詩歌評論《崛起的詩群》、《圭臬之死》、《隱匿者之光》及散文隨筆集《不原諒歷史》等。曾主持“中國現代詩大展”,並主編《中國現代詩大觀》。 1983年,《當代文藝思潮》公開發表了徐敬亞於兩年前在大學時期創作的學年論文——《崛起的詩群》。這篇詩論甫壹發表便如壹枚炸彈在詩壇炸響,隨後引發了壹場針對這篇詩論乃至朦朧詩運動的大批判。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與此前發表的謝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及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被批判者們統稱為“三個崛起”。
詩中“大海”的象征著人生,“岸”指的是人生的目標,,“波瀾”指的是生活的坎坷和艱險,“能托起安眠的礁石”指的是能給人以休息的港灣,這首詩表現了“人應該勇敢的承受人生的磨礪”這樣壹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