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歷史上嘉峪關有過戰鬥嗎?如果有,都有過什麽戰鬥?它被稱為天下第壹

歷史上嘉峪關有過戰鬥嗎?如果有,都有過什麽戰鬥?它被稱為天下第壹

第壹單元 “縱橫萬裏 雄峙千年”的主題是中國長城的歷史沿革。

中國歷代長城分布示意圖將中國歷代長城的分布狀況用光電方式進行了表現。通過圖示可以了解到我國歷史上的第壹條長城是位於今河南省的楚方城。齊長城主要分布於山東半島,它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東南至膠南市小珠山之東入海。秦始皇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經寧夏、內蒙、河北、遼寧等省區,是我國歷史上的第壹條萬裏長城。漢代河西長城從今甘肅省蘭州市河口起,沿河西走廊達敦煌而止於新疆羅布泊,在甘肅境內有1200多公裏。這條長城對於抵禦匈奴侵擾,開拓西域疆土,保障絲路暢通,發展河西經濟等產生過巨大的歷史作用。明代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而延伸至遼東半島,全長12700華裏,它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修築規模最大的長城。其中重要的長城遺跡有天祝縣烏鞘嶺上的長城,山丹縣繡花廟的長城,山丹縣長城口的隨墻墩,嘉峪關關城及嘉峪關西長城等。

長城是古代戰爭戰略防禦的產物,它從早期的城堡與墻垣組合,逐步發展為關、堡、墻、臺、燧等多種功能的復雜結構。長城興建的主要原則是因地制宜,根據地理形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修建方式,有黃土夯築長城、磚石壘砌長城、紅柳夾沙長城、木柵圍欄長城、塹壕長城等。

長城的修建方式從歷代長城的修築情況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主要的修建方式有夯築、土坯壘砌、紅柳夾築、石砌、磚砌、木柵等。但其最主要的修建原則是“因地形,用險制塞”。

長城的修築是歷代長城歷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城興建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噲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如山海關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同時也出土過許多具有典型意義的長城文物。其中長城工牌是1975年出土於嘉峪關北長城,工牌石質雙面刻字,正面上方刻“加(嘉)靖十九年七月初壹日起初十日止”,中間刻“弟壹工起”;背面上刻“蔡止梅起”,下刻“壹工李清隊起,二工梅喜隊,三工王元隊,四工侯勛隊,五工位宗隊,六工張曇隊止”。工牌的內容說明當時長城修築工程采用分工承包的方式,工牌是以後查驗長城修築質量責任問題的重要憑證。

第二單元 “鐵馬金戈 邊塞烽煙”的主題是對中國古代長城戰爭的高度概括。

長城自始建以來,就是為了戰爭攻防的需要,從早期的弓矢劍矛到後期的火器,長城攻戰的悲壯與慘烈***同演繹了長城內外壹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故事。

長城戍守是保證長城沿線社會經濟、軍事、交通穩定有序的重要活動。秦漢時,長城沿線都設邊郡和諸部都尉,規定凡男子滿23歲必須到邊境當“卒”服役壹年。明代則沿長城建“九邊”,下轄各衛、所,常年擁兵駐守。

長城令牌是長城戍守的重要憑證。令牌,銅質,背刻“永昌衛指揮使司夜訓牌”字,左側鑄刻編號為“肅州捌佰肆拾伍號”,它反映了明代長城嚴格的守衛制度。

腰牌,即守衛牌,正面篆刻“守衛”二字,左側刻“勇字貳仟三佰貳拾號”。背面刻“凡守衛官軍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借與者罪同”。

豬蹄是敦煌漢代長城沿線的采集品,是漢代守衛邊疆的士卒們生活的遺存之物,歷時已2000余年,是極為難得的長城文物。

防禦是長城軍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秦漢以來,長城防禦就有壹整套的防禦技術和守備制度。守邊士卒有戰則戰,無戰則進行長城墻體的修葺,守備器械的維護和從事邊防巡邏守望等活動。

轉射是漢代城障女墻上嵌砌的壹種裝置,可自由轉動,能觀察到城外110度視角內的地面,即可以觀察敵情,又可以封閉射孔,比防敵方箭矢。

虎落是防禦敵騎而埋於地中的尖木樁,木樁用火燒烤後更加堅硬,樁尖高出地面,令人望而生畏。天田是漢代長城防禦的重要形式。在邊塞烽燧外側平鋪細沙,“沙布其表,日視其跡,以知匈奴來入”。

守望士卒每日定時巡視天田,稱為“日跡”和“畫天田”。

烽火制度產生於西周時期。秦漢時,烽火制度已發展得更加嚴密。壹般的烽火制度是白天燃草叫“烽”,夜間點火叫“燧”。“烽”以積薪為主要燃煙材料,“燧”則以苣為點火材料。明代的烽火制度中還有放炮示警內容,采取舉烽、鳴炮並舉的報警方式,如來敵人數500人以上,就舉二烽、鳴二炮。

漢代烽火制度表:漢代烽火制度根據晝夜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信號標誌、器具和燃放地點,但主要的是白天以烽煙為主,夜間以點燃舉火為主。

漢代烽火信號表:漢代烽火信號有嚴格的規定,根據敵情的多少,分晝夜制定不同的信號制度,壹般情況下是白天以舉烽為主,夜間以點燃舉火或積薪為主。

明代烽火信號表:明代烽火信號在漢代烽火信號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以硫磺、硝氨、火藥為助燃原料的號炮制度,根據不同的淒清,舉烽和鳴炮次數有相應的規定。

塞上烽火品約:即邊塞上的烽火制度,出土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破城子。漢時中央政府頒布烽火制度,其中中央頒布的制度叫品,郡縣頒布的制度叫品約。

長城攻戰是中國歷代民族政權鞏固發展和興亡更替的直接手段,每個朝代為了自己的政權穩定和擴展疆域經常性的都要參與到戰爭之中。長城攻戰除軍事實力的強弱外,重要的是軍事武器的優劣對比。其中傳統兵器主要有弓、駑、拋石、矛、刀、劍等。火器則開始於兩宋時期,火藥的運用使戰爭更加殘酷壯烈。明代火器在軍事防禦中作用十分巨大,當時就有“河西火器雄甲天下”之譽。

第三單元 長城落日 絲路花雨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巨大載體,直接見證了幾千年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河西長城與絲綢之 路相伴而生,***同開通了中西文明直接對話的渠道,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河西長城興建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西域道路的暢通,在河西長城的護衛下,絲綢之路的民族交流,商旅往來也日益頻繁,進而使河西地區呈現出豐富獨特的社會形態。河西長城通過漢、明時期的有效管理,才得以保障絲綢之路長期呈現繁榮景象。河西長城與絲綢之路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了中國西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超寫實雕塑場景——西出陽關 春風玉門出自唐詩“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之句。場景通過河西長城的陽關和玉門關為背景,以表現盛唐時期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為主題,運用現代高分子材料以超寫實雕塑為表現手法,生動的展現了中原商人“西出陽關”時的依依惜別和滿懷惆悵之情;同時又展現了“春風玉門”胡商牽駝,情緒高昂,春風滿面的入關之景,正所謂大唐盛世引得西方商賈名流直奔中原,恰似“春風已度玉門關”。

漢唐絲綢之路路線圖:

漢:長安—敦煌——南道:若羌—葉城—喀什—阿富汗;

北道:吐魯番—庫爾勒—喀什—安息—大秦。

唐:長安—安西——南道:同漢南道;

中道:吐魯番—喀什—中亞;

北道:哈密—烏魯木齊—伊寧—喀什—中亞。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交通,標誌著中原與西域間“絲綢之路”的正式開通。《張騫出使西域圖》是敦煌壁畫第323窟的作品,畫面生動地反映了張騫西行時拜辭漢武帝時的情景。

玄奘取經圖表現了盛唐時僧人玄奘經絲綢之路到古印度取經的形象。玄奘取經回來撰寫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詳細地記述了西域諸國的社會情況和風土人情,是研究河西地區和中亞、南亞的歷史地理及社會狀況的重要資料。

銅車馬儀仗隊是武威雷臺漢墓出土,它包括銅車14輛,銅馬39匹,銅牛壹頭,銅俑45人,***由99件組成,陣勢龐大,氣勢宏偉。其中領頭的壹匹馬造型精美,極具神韻,它就是著名的被確定為我國的旅遊標誌的銅奔馬。依次排在前面的是17匹手持矛、戟兵器的武士乘騎。後為5匹馬隊,中間壹匹,體型高大,為墓主乘騎。另外4騎,是從騎。隊伍中間是由斧車1輛,軺車4輛組成的車馬俑。最後3輛大車為輜車,屬後勤車輛。儀仗俑充分展示了古時候車轔轔、馬蕭蕭,“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封建官僚出行場面。

河西長城管理機構掌管著中國的西北大門,歷代派兵駐守管理,通過有效行政保障長城沿線與絲綢之路的暢通,從而維持社會的長期安定和繁榮。

木觚是漢簡的壹種。此觚是1977年8月采集於嘉峪關西北花海漢長城,為七棱八面,長37厘米,墨書漢隸,有212個文字。觚文為漢武帝重病臨危時對太子的遣詔,內容涉及朝代興亡的諸事,並明確提到“明察烽火”之國事。

第四單元 北漠塵清 山河形勝的展覽主題是古今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萬裏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裏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關城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65年以關名建市。

嘉峪關自古是“番人入貢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古為西戎地,秦屬烏孫,漢初為匈奴所占,南北朝為前涼、西涼、北涼、西魏所據,唐屬酒泉縣,宋被吐蕃、回鶻、西夏占領,元屬肅州路,明歸肅州衛,設嘉峪關所。

“登嘉峪關並序”碑是公元1886年陜西提督周達武登上嘉峪關時寫的感言詩,碑文由太原太守黃自元書寫,李祺鐫刻。碑***三塊,其中第三塊是郭嵩燾繼刻部分。碑文記敘了作者登上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時的思想與感懷之情。

“嘉峪關碣記”碑是公元1507年嘉峪關內城修建竣工後,負責工程的肅州衛嘉峪關校尉王鎮所立。碑文記載了重修關帝廟、重建關城的詳細情況。

“嘉峪關漫記”碑是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巡按禦史徐養量巡視嘉峪關時寫的五言詩,刻於石碑之上。“漫記”***242字,草書流暢自如,筆墨功深。

“長城主宰”匾是光緒八年壬午秋八月吉日欽加提督銜甘肅(陜西)督華武威新從營士(署嘉峪關營遊擊)勇巴圖魯—鄒冠群(李正書)敬獻。

林則徐楹聯:公元1842年10月林則徐被流放新疆,路過肅州時遇故友而題寫,聯文為“桐蔭睡鶴觀調息,雪夜圖蕉得畫禪”。

正吻:即鴟吻,鴟相傳是大海中的鯨,是雨神的坐騎,屬鎮滅火災之物。壹般放在建築的正脊之上,相對而立。

垂獸:是古代建築垂脊上的構件,相外張望。

嘉峪關長城主要分為嘉峪關西長城、東長城和北長城三部分。其中西長城指討賴河墩到關城達懸壁長城的壹段,全長約15公裏。東長城從石關峽起經野麻灣向東北延伸至新城堡,全長約25公裏。北長城從嘉峪關新城堡往東,到酒泉下古城與通往山海關的長城相接,全長2000米。

嘉峪關關城是明代長城的壹座重要關隘,素有“河西第壹隘口”之稱。關城雄偉壯觀,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組成。內城是關城的心臟,設軍事指揮部門。

外城修築於明嘉靖年間,外城墻長1263米,門在城東北,稱東閘門。

內城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有嘉峪關樓、柔遠樓、光化樓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木結構樓閣。

羅城為西側外城,墻長190米,高10米,中間為嘉峪關之正門。

遊擊將軍府是明代的守備衙門署,初建於明隆慶年間,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為兩院三廳布局。

關帝廟屬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507年)重修之建築,廟內有大殿壹座,配殿兩座,另有牌樓壹座。

嘉峪關除雄偉的關城之外,還有豐富的文物旅遊景點和奇麗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有懸壁長城、討賴河墩 、魏晉古墓、黑山巖畫等。自然風光有雄渾寬廣的戈壁大漠,神奇美麗的冰川雪峰,碧波蕩漾的湖泊水鄉,奇妙獨特的雅丹地貌等。

戲臺

戲臺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嘉峪關遊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系當時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其形制為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臺。由木制屏風把前後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制八幅人物圖,是人們熟知的“八仙”內容。頂部為中國傳統圖案“八卦圖”,“八卦圖”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學的綜合反映。兩側是壹組風情壁畫,內容是寺廟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養的尤物。這些繪畫內容在其它戲臺上是非常少見的。戲臺兩側書寫有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對聯高度概括了古往今來人間世事的演義變化及戲曲演出場所的功能作用。

文昌閣

文昌閣,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樓閣為兩層兩檐歇山頂式建築, 底層兩邊為單間鋪房,四周立紅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內為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的官廳。四面裝有花格門窗,上部繪制山水人物彩畫80余幅。此閣在明清時為文人墨客會友、吟詩作畫、讀書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成為文官辦公的地方。

“天下雄關”碑

關西門外百余米處,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關”石碑。清嘉慶十四年(1809)肅鎮總兵李廷臣視察嘉峪關防務時,見這裏南有祁連雪山,北有黑山,關勢雄偉,便寫下“天下雄關”四字並勒石為碑。給後人留下了永恒的紀念。

柔遠門

內城西門,門額刻“柔遠”二字 ,意思是明王朝對邊陲(關外)各遊牧民族實行“懷柔”政策,安撫邊遠地區,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內城

內城墻高9米,加垛墻1.7米,總高10.7米。6米以下為黃土夯築,6米以上用土坯加築。歷經六百多年,墻體雖有剝落,但大部份仍然完整牢固。相傳,修築城墻用的黃土,都是經過認真篩選和加工制作的,首先將選好的黃土放在青石板上,讓烈日烤曬,將草籽曬死。嘉峪北段長城下出土的“長城工牌”,上面詳細記載了當時修長城的分工情況。“長城工牌”現陳列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內,“工牌”為石質,正面刻:“弟(第)壹工起”,背面刻有“蔡止梅起”,下面刻有修長城各工程隊隊長的名字。修築工程結束後,要進行嚴格的驗收:在距城墻壹定距離內,用箭射墻,如果箭頭射不進去,證明城墻堅固合格;如若箭頭射入墻體,則證明工程不合格,要進行返工重建。如此嚴格的長城工程管理制度,保證了長城工程的質量。

羅城和箭樓

羅城初建於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肅州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羅城”是應敵的正面,“凸”字形城墻全部用磚包砌,非常堅固。“羅城”南北兩端建有“箭樓”,是觀望關西、關南、關北烽火的設施。兩端與外城墻相接,外城墻又與關城南北的長城相聯。

角樓和敵樓

內城四角有角樓,也叫“戍樓”,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墻建有敵樓,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這裏回望, “光化樓”、“柔遠樓”及“嘉峪關樓”三座高大建築,同在壹條中軸線上。這種“過洞式城門”及高臺樓閣建築形式,是中國幾千年建築歷史及建築形式的延續發展。

光化門

內城東門,門額上刻“光化門”三字,面向東方,表示旭日東升,瑞氣普照大地。門洞由自黑山開采的石條鋪成。

光化樓

建於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時任肅州兵備副憲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樓”為三層三檐歇山頂式結構,樓高17米。精雕細刻,五彩裝成。樓閣第壹層為磚木結構,第二、三層是木結構榫卯咬合而成。雖然經歷了近五百年的風風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但它仍巍然屹立於關城之上,盡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和精妙。

關帝廟

明末清初從內城遷到現處。廟內原有大殿壹座,陪殿兩座,另有刀房、過廳、馬房和牌樓。總面積720平方米。

關帝廟曾多次擴建,最後壹次重修是嘉峪關遊擊將軍熊敏謙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關關城文管所自籌資金70萬元對關帝廟進行了重新修復,對牌樓進行了彩繪,使關帝廟恢復了明清時的風采。

東甕城和西甕城

嘉峪關東西兩甕城布局森嚴,東甕城門樓眉額刻“朝宗”兩字,表示過往朝庭官員雖遠行“極邊”,但仍不忘朝庭和君王。與此相對的“西甕城”, 門額刻“會極”二字。意即從西域來的諸侯,仕官,商旅,親善友好地在這裏相會,從這裏經過,向中原王朝朝貢。西甕城也劈門南向,不與內城門直通,使關城更加肅穆幽深,成為內城的壹道防線 。

遊擊將軍府

嘉峪關遊擊將軍府,也稱遊擊衙門,初建於明隆慶年間,後來成為明清兩代鎮守嘉峪關的遊擊將軍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現在的建築是1987年在原建築的基礎上恢復修建的,為兩院三廳四合院式,占地面積為1755平方米,建築面積808平方米。

在嘉峪關古代軍事史上,遊擊將軍府不但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指揮中心,而且是朝廷統治地方、檢查商旅使者往來、聯系西域和中亞及各少數民族的樞紐機關。

遊擊將軍府復原陳列以歷史史料為依據,以現有建築為框架,以超級寫實主義雕塑(高分子仿真雕塑)為主要形式,深入細致地展現了嘉峪關遊擊將軍的生活史跡。

嘉峪關遊擊將軍府陳列分為兩個部分。前院以議事廳為中心,著重展示古代遊擊將軍及文武官員指揮禦敵、簽發關文等情景。後院是遊擊將軍及家眷生活的場所,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遊擊將軍及其家眷的生活場面。陳列從人物生活入手,內容嚴謹、科學、準確,高分子仿真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陳列形式既樸實又具有壹定的觀賞性、趣味性,使其成為參觀、遊覽嘉峪關的壹處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