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原瓊山市府城鎮金花村(現劃歸海口市),明代屬府城西廂下田村,後因丘浚在《下田村》中“有人問我家居處,朱桔金花滿下田”的詩句而改為今名。該村地址四至:東起今府城朱雲路,南至大路街,西至金花橫路,北至紅城湖路,方圓約1平方公裏。
金花村出名的主要原因,在於該村明代出了兩位聞名全國、名垂青史的名臣。壹位是15世紀的丘浚(1418—1495),自景泰5年(1454年)考中二甲進士第壹名,歷代宗、英宗、憲宗、孝宗4朝,40余年壹直在京任要職,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實為宰相,即使他耄耋之年右眼已失明,皇帝仍不恩準他連章乞歸之請求,直至75歲在京城病逝。丘浚還是壹位傑出的史學家、經濟學家、文學家、戲劇家和詩人,壹生著作甚多。特別是他在《大前衍義補》壹書中,早就明確提出了勞動耗費決定價值的理論,比西歐經濟學家17世紀60年代提出的“勞動價值論”,還要早200多年。
金花村另壹位著名人物是16世紀的海瑞(1514—1587),官至都察院儉都禦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清官,他的《治安疏》驚世駭俗,震古爍今。這兩顆閃亮的明星,是海南人民的驕傲和楷模,五六百年來海南的官員和百姓壹直懷念和敬仰他們。
在府城,有用其謚分別命名的“文莊路”、“忠介路”,有為紀念他們的“丘公祠”、“海公祠”,有用他們名字命名的學校,歷代官民都捐資營修他們的故居、墳墓,供世人瞻仰、祭拜,有歷代官員文人留下大量頌揚兩公的詩章。最近,海口市政府還將側旁有丘浚墓和海瑞墓的疏港大道改名為丘海大道,以為紀念。
歷史上金花村丘、海兩家族都非常重視教育,人才輩出。丘浚的曾祖父丘均祿,祖籍福建晉江,元末被元帥府派遣渡瓊任職,落居下田村。祖父丘普,是臨高縣壹名醫官;父丘傳早逝;兄丘源是歲貢生、名中醫。丘浚長子丘敦,太學生出身,卒於京邸;丘浚季子丘京,蔭授中書舍人;丘浚孫丘火、曾孫丘郊先後蔭授尚寶司丞;丘浚六代孫丘承箕,郡癢生,博洽經史;七代孫丘爾懿萬歷年間中舉人,其弟丘爾谷任江西贛縣知縣。
海氏家族也是才德彬彬,代代文人。海瑞的先祖是福建人,回族,南宋時從福建遷到廣州。海瑞的曾祖父海答兒於明洪武16年?1383年 從軍至瓊,落居下田村;祖父海寬是個舉人,曾任福建松溪縣知縣。海瑞的父親兄弟3人都是讀書人,其中伯父海澄於天順元年?1457年 中進士,曾任四川道監察禦史;叔父海閔是舉人,他父親海翰是廩生。海瑞本人也是舉人,功業載於史冊,氣節彪炳千古,為壹族之冠冕。海瑞的侄子海鵬也中舉人,官梧州通判;侄孫海邁,舉人出身,官處州推官;海邁之孫海廷芳清康熙8年也中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