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願望與靈性,穿樹飛花的春雪似乎也給人春的氣息,為詩歌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渲染了熱鬧的喜悅氣氛。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壹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壹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壹片春色來。
原詩
《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譯文
到了新年都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二月初時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擴展資料: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歷正月初壹,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壹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驚”字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卻嫌”、“故穿”,把春雪刻畫得多麽美好而有靈性。
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壹翻再翻,令讀者目不暇接。
百度百科-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