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或低首(組詩)
侯明輝
地下28米的高度
是垂直鐵梯喘著粗氣下滑的高度
是草尖露珠流淌進大山腹地的高度
是汗水滴落到火焰內核的高度
是淬火後礦工挺直脊梁的高度
向下向下
在地下28米的高度中
腳步在壹步步向下
靈魂在壹步步上升
樂觀的大頭鞋和防塵口罩
總是在垂直的鐵梯上或緊或重地踏響
深邃的執著幽暗的笑聲
總是踏響那些原汁原味的繁忙和勞動
站在地下28米的工作現場
仰望窄小井口的白雲
仿佛天空變得更加明亮潔凈
此時
再讀那些轟鳴那些灰塵
讀那燕子壹樣偶爾劃過的龍門吊車的身影
都是那樣的親切和感動
弧光閃爍扳手飛旋
那壹顆顆滾動的汗珠子
凝結成最後的刀鋒
壹點點切割去我骨縫裏的懦弱和膽怯
壹點點刻畫出地下28米高度我火熱的人生
更換掉所有磨薄的襯板
把所有松動的時間再次擰緊
勞動的細節工歇的褶皺
總是銘記著汗珠的信仰和忠誠
在地下28米的井下
我堅定的視線是永不停止的木犁
開墾出了直達未來的詩句
壹縷縷陽光種進
就長出了我骨頭裏的真金
壹片片月色浸入
就變成了我靈魂裏的純銀
再長高壹些
讓暖暖的春色
在胡茬上再長高壹些
讓高昂的臂膀
在目光中再長高壹些
讓引擎的轟鳴
在我大聲的朗讀中再長高壹些
讓飛瀉的巖石瀑布
在漫天的星光中再長高壹些
從我的腳底到我的頭頂
長高呵我對排巖機的愛就越來越近
從我的左手到我的右手
長高啊我對排巖機的愛就越來越深
金色拍打原野雪花叫醒嚴冬
站在滾燙的時光裏呵
老徐佳茂老周長青
我的好兄弟啊
我們和錘子扳手起重機壹起
檢修著大寫的鋼鐵人生
寒風如箭歲月如冰
射穿生活熾熱的胸膛
卻凍不僵我旋轉的熱淚和感動
卸下那磨損的軸承油封
包紮好排巖機隱約的傷口和疼痛
校正好我們自己
骨骼深處火焰的坐標
此時鋼釬像壹枚釘子
穿透我無悔的詩行
把我清晰的疲憊幸福的憂傷
狠狠地釘在了這鋼鐵機器的墻上
我嚙合進齒輪的生命成了另壹道風景
輕撫那熟悉的鋼鐵
我要把那流逝的熱愛和溫暖
好好地收藏
哪怕是壹枚螺釘壹根陽光
都是我對排巖機的熱愛啊
都是深夜
擊穿我掩卷而讀雙手的
那聲清脆那聲回響
2.與水有關的詩句和歷史典故及成語1.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2.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古縣“泗水”之名,歷代傳承,沿用至今,長達1400余年,具有古老而鮮明的地名詞語文化和深厚而獨特的地名實體文化(地域文化),構成了泗水縣燦爛的地名文化。
水到渠成 水漲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乳交融
水火無情 水深火熱 水性楊花 水月鏡像 水中撈月
3.關於托物言誌的詩句有那些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是經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裏開采出來 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為要壹身清白留在人間 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 [簡析] 這是壹首托物言誌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汙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詩今譯]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壹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壹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
“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誌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壹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誌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也就是現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註釋 詩文解釋 有壹樹梅花淩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裏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壹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壹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淩寒獨放的早梅。
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壹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
寫出了早梅淩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壹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壹個“迥”字,壹個“傍”字,寫出了“壹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壹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說壹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壹個“不知”加上壹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
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壹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
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
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臺。 註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
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裏,昨夜有壹枝梅花淩寒獨開。
它的幽香隨風飄散,壹只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詞語解釋 望春臺: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壹邊放牛壹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
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裏作和尚。壹年冬天,剛剛下過壹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壹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壹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壹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