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論詩》五首
釋義: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譯文:江山代有人才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釋義:自古以來,人都不免壹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譯文:自古以來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願留下這顆赤誠的心來光照史冊。
三、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鄭板橋《新竹》
釋義: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門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四、能做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釋義:每個人的出生都壹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壹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譯文:能做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既然老天造就了我這棟梁之才,就壹定會有用武之地,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會重新得到。
五、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樹後人涼。——趙翼《論詩》
釋義:今天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往日種下的因,後句比喻前人做的勞動,後人來享受。
譯文:昨天就形成今天果然,前人栽樹後人涼。
六、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劉斧《青瑣高議》
釋義:長江後浪推著前浪前進,世界上今人在智慧才能上勝過古人,意味著壹代更比壹代強。
譯文:長江的後浪推湧著前浪,世界上現在的人比古代人。
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荀子《勸學》
釋義:青是從藍草裏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
譯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八、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 《登鸛雀樓》
釋義: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譯文: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九、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學而》
釋義:別人對我不了解、不理解,我並不生氣;與不明智的人相處,我也不煩惱。
譯文: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壹個有德的君子嗎?
2.關於“傳承”的詩句有什麽1.《荒村》
年代: 明 作者: 於謙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2.《棕櫚蠅拂歌》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棕櫚為拂登君席,青蠅掩亂飛四壁。文如輕羅散如發,馬尾牦牛不能絜。柄出湘江之竹碧玉寒,
上有織羅縈縷尋未絕。左揮右灑繁暑清,孤松壹枝風有聲。麗人紈素可憐色,安能點白還為黑。
3.《湖上招客送春泛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欲送殘春招酒伴,客中誰最有風情?
兩瓶箬下新開得,壹曲霓裳初教成。
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點紅旌。
慢牽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鏡上行。
4.《阮郎歸·來時紅日弄窗紗》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來時紅日弄窗紗,
春紅入睡霞。
去時庭樹欲棲鴉。
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妝華,
青驪信又差。
玉笙猶戀碧桃花,
今宵未憶家。
3.表達傳承的詩句有什麽1、唐.李嶠《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
舊宮賢相築,新苑聖君來。運改城隍變,年深棟宇摧。
後池無復水,前殿久成灰。莫辨祈風觀,空傳承露杯。
宸心千載合,睿律九韻開。今日聯章處,猶疑上柏臺。
2、宋.任希夷《郊壇齋宮七首》
漢苑空傳承露盤,不聞臨幸又春殘。
吾君薛儉前無比,只向郊祠響玉鑾。
3、宋.許月卿《香潭八首》
老師當日啟靈篇,親手傳承豈偶然。
殘月曉風空夜夜,垂楊芳草自年年。
報恩男子那無地,未喪斯文決有天。
月在香潭照心曲,更饒壹雨洗娟娟。
4、宋.楊簡《歷代詩·三皇五帝》
混沌鑿開吞幾歲,洪荒莫考傳承裔。
但聞前史載三皇,伏義神農及黃帝。
三皇之後五帝傳,少昊顓頊高辛繼。
唐堯虞舜又繼之,天下於斯為盛際。
4.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古文詩句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嶽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明 誌 1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裏仁》 14.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裏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誌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史記?陳涉世家》 18.誌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誌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21.誌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晁錯論》 23.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論語?子罕》 26.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誌,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誌。
——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壹壹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於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
——《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鹹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壹步。——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壹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壹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5.形容傳承的詩詞有哪些1、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北宋劉斧《青瑣高議》
譯文:長江後浪推著前浪前進,世界上今人在智慧才能上勝過古人,意味著壹代更比壹代強。
2、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清代鄭燮《新竹》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3、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明鄭板橋《題畫竹》
譯文:等到第二年新竹變成了老竹,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竹子才能壹年比壹年多,壹棵比壹棵高,最終形成了成片的竹海。比喻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壹代積極扶持。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代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譯文: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5、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論詩》清代趙翼
譯文: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斷的運動發展,新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即使能預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詩,到了壹千年又覺得陳舊了。
6.推薦壹句關於“財富傳承”的詩句1、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妾薄命》唐代:李白
釋義:漢武帝曾經十分寵愛阿嬌,為她築造金屋讓她居住。
2、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題長安壁主人》唐代:張謂
釋義: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3、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蘇秦以連橫說秦》先秦:佚名
釋義:勸說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蘇秦的主張仍未實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壹百斤黃金也用完了,錢財壹點不剩,只得離開秦國,返回家鄉。
4、於是齊威王乃益賫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滑稽列傳》兩漢:司馬遷
釋義:於是齊威王就增加贈禮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壹百套。
5、壹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唐代:李白
釋義:身穿的狐裘破爛,腰裏曾經的萬貫黃金也用個精光(主要還是接濟落魄文人)。
6、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唐代:李白
釋義:黃金散盡卻沒交到知音,白發飄飄的讀書人還是被人看輕。
7、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燕昭王》唐代:陳子昂
釋義:從南面登上碣石宮,望向遠處的黃金臺。
8、黃金燃桂盡,壯誌逐年衰。——《 秦中寄遠上人》唐代:孟浩然
釋義:黃金像燒柴壹般耗盡,壯誌隨歲月逐日衰減。
9、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明代:高啟
釋義:相傳秦始皇曾在鐘山之下埋下黃金,以振“王氣”,但這裏山川靈秀之氣象至今還是旺盛的。
10、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王昭君二首》唐代:李白
釋義:就因為生前沒有黃金,以至被畫工畫成為醜八怪,只有死後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