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渙溪沙》的詩句是什麽?

《渙溪沙》的詩句是什麽?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譯文: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壹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這首詩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壹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擴展資料

這首詞寫於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壹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壹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上闋寫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寫早春時節,溪邊蘭草初發,溪邊小徑潔凈無泥,壹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卻以瀟瀟暮雨中,布谷鳥哀怨的啼聲作結。子規聲聲,提醒行人"不如歸去",給景色抹上了幾分傷感的色彩。

下闋卻筆鋒壹轉,不再陷於子規啼聲帶來的愁思,而是振起壹筆。常言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歲月的流逝,正如同東去的流水壹般,無法挽留。然而,人世總有意外,"門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實景,又暗藏佛經典故。東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為年華老大徒然悲哀呢?

全詞洋溢著壹種向上的人生態度,然而上闋結句的子規啼聲,隱隱折射出詞人處境,也更顯出詞中達觀態度的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