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壹:
1800年的這壹天,清政府地設制設立了長春廳,據說清朝中葉,河北、山東壹帶許多貧困農民來此謀生,後來越聚越多,當時的清政府是在沒招兒了才在這裏成立了這麽壹個管理機構,而且當時清朝的嘉慶皇帝在現今的伊通河上遊的沿河東岸,選中了壹個村落,還是欽命的"長春廳"。有人說因為當時這裏遍地長滿了月季花,姹紫嫣紅,美不勝收,而月季花又名長春花,故取名長春。
傳說二:
另壹種傳說是,長春地處北方,冬天十分寒冷,春天十分暫短,長春人希望自己的城市春天永駐,故取名長春,長春的名字便由此得來。
傳說三:
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裏時都發現這裏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裏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5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壹句的兩字設“長春廳”.此為長春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