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4 16:37:16 南方網資料
--------------------------------------------------------------------------------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作者介紹:“詩聖”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壹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壹生寫了壹千四百多首詩,博得後人廣泛的稱贊。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他的詩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時期的社會面貌,成為那個時期階級鬥爭、民族鬥爭和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壹面鏡子,他的這類膾炙人口的詩歌很多。《兵車行》反映了朝廷擴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麗人行》反映了統治集團的奢侈荒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深刻地指出當時社會貧富懸殊的現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也是對整個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概括。再如《春望》等詩表現了詩人對戰亂的嫉恨和對家破人亡的悲痛。“三吏”、“三別”等詩反映了安史之亂對廣大農村的禍害。
杜甫大量的詩篇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外,還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杜甫善於從豐富的社會生活中提煉主題,從普遍現象中概括出本質,塑造出許多具有時代特征的典型形象,並寄寓了自己的愛憎感情。在他的筆下,京城、山村、戰場、旅途等等環境無不逼真如畫,他善於運用細節描寫、氣氛渲染及對話等表現手法,並將敘述、描寫、議論、抒情有機地結合起來。詩人的語言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典雅的文學語言、質樸的民間口語都被加以恰當地運用。在詩歌體裁方面,他各體兼善,尤擅律詩。總之,杜甫的詩歌創作不僅表現了明顯的進步傾向,而且在藝術上也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集大成,對後代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是“千古絕唱”,稱譽杜甫是“詩學宗師”,“詩聖”,對於這些高度的稱譽,杜甫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