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第壹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他的田園詩創立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壹個新流派——田園詩派,被歷代詩人推崇備至。陶淵明的田園詩大都為辭官歸隱後所作,表現了詩人詩人守誌不阿的高尚節操,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語言純樸自然,意境高遠拔俗;
陶淵明的田園詩寫的是平淡的田園風光和日常的農村生活,反映的是歸隱後恬淡的心境與情趣。在表現方法上,這些詩歌多用白描手法,語言樸素自然,少見華麗,但這並不意味著平淡無味。在田園詩平淡的描寫中蘊含著陶淵明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表現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時,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富有意境,所選的景物多具有鮮明的特征,且飽含著詩人的感情,體現了詩人的個性特征。陶詩還善於將深刻的哲理融入詩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現出不平凡的意境。
2、孟浩然:孟浩然壹生徘徊於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其田園詩多是因政治上困頓失意所作,風格沖淡自然、不事雕飾,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多表現山水田園間隱居的逸興或羈旅行役的心情;範成大的田園詩為退隱石湖的十年中所作,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其語言自然清新、風格溫潤委婉,全面、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的各種細節,使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
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大多運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寫作。在他的詩中有壯闊山川景色的描繪,有山林隱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寫,有旅途情景的敘述,也有田園農家的生活的反映。王維與孟浩然都是擅長寫田園詩歌,兩人雖然都以山水田園見長,但兩人之間也有所不同。孟詩隨有大自然清新寧靜之美,卻也常含淡淡的傷惜之情,而王詩則不同,是壹種靜謐閑適、超塵絕俗的意境,常含佛理。清代詩評家沈德潛在品評二人時,稱贊孟詩“語淡而味終不薄”,而王詩“不用禪語,時得禪理”。孟浩然的詩我們還可以讀出味來,而王維的詩卻是“空”,滲透著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