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明、清 朝是什麽古詩

明、清 朝是什麽古詩

就是“明詩”“清詩”

妳說的“詩歌”的範圍比較廣,包括詩、詞、曲等韻文,“詩歌是壹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壹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壹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誌,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誌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壹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宋代的詩也被稱作“宋詩”,同理也有“元詩”,之所以常說“宋詞”“元曲”是因為詞、曲分別是這兩個朝代最突出、成就最高的文學形式。至於明清,詩詞比之前代已經衰落,反倒是小說大大發展起來,所以壹般是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還有明朝和清朝詩歌的風格。

明朝

1.前期

臺閣體: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出現壹種所謂“臺閣體”詩。其倡導人號稱“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臺閣重臣”,故稱其詩為“臺閣體”。它的出現,是詩歌創作的壹種倒退,因為它只追求所謂“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頌德向皇帝拍馬屁的內容,毫無創新,毫無生氣,比宋代的“西昆體”影響更壞。

約永樂至成化年間形成的“臺閣體”,體現了洪武朝以後壹段長時期裏上層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審美意趣,並作為典範而廣泛地影響文壇。其主要人物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先後都官至大學士,而同時期大多數高級官僚的創作都能歸屬這壹流派。其形式以詩歌為主,散文也能包容在內。

茶陵派:從成化到弘治年間,臺閣體詩文創作趨向衰落與消退,這壹時期對文壇有著重要影響的則是茶陵詩派。茶陵派以李東陽為主,成員有謝鐸、張泰、邵寶、魯鐸、石瑤等人。較強調對詩文獨立審美精神的追求,在壹定程度上糾正了“臺閣體”及其末流淺弱的詩風。

2、中期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七子皆為進士,多負氣節,對腐敗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臺閣體詩文和"啴緩冗沓,千篇壹律"的八股習氣。其文學主張被後人概括為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旨在為詩文創作指明壹條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詩風。他們都懷著強烈的改造文風的歷史使命,卻走上了壹條以復古為革新的老路。

後七子: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66)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和吳國倫。以李攀龍、王世貞為代表。後七子繼承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同樣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漢魏、盛唐為楷模,"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無壹語作漢以後,亦無壹字不出漢以前",較前七子更絕對。他們復古擬古,主格調,講法度,互相標榜,廣立門戶,聲勢更浩大,從而把明代文學的復古傾向推向高潮。

唐宋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間的王慎中、唐順之、茅坤和歸有光等人。唐宋派則既推尊三代兩漢文章的傳統地位,又承認唐宋文的繼承發展。唐宋派變學秦漢為學歐(陽修)曾(鞏),易佶屈聱牙為文從字順,是壹個進步。唐宋派還重視在散文中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們批評復古派壹味抄襲模擬,主張文章要直寫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3、晚期

公安派:在晚明的詩歌、散文領域中,以“公安派”的聲勢最為浩大。本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們是湖北公安人,故稱公安派。公安派反對前七子和後七子的擬古風氣,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發前人之所未發。

竟陵派:明代後期文學流派。以竟陵人鐘惺、譚元春為首,因此得名。倡導壹種“幽深孤峭”風格加以匡救,主張文學創作應抒寫“性靈”,反對擬古之風。所謂“性靈”是指學習古人詩詞中的“精神”,這種“古人精神”,不過是“幽情單緒”和“孤行靜寄”。所倡導的“幽深孤峭”風格,指文風求新求奇,不同凡響,刻意追求字意深奧,由此形成竟陵派創作特點: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語言佶屈,形成艱澀隱晦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