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小雅·谷風原文_翻譯及賞析

小雅·谷風原文_翻譯及賞析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置予於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習習谷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先秦·佚名《小雅·谷風》 小雅·谷風

先秦 : 佚名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置予於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詩經棄婦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谷口呼呼刮大風,大風夾帶陣陣雨。當年擔驚受怕時,唯我幫妳分憂慮。如今富裕又安樂,妳卻棄我掉頭去。

谷口呼呼刮大風,大風鏇轉不停息。當年擔驚受怕時,妳摟我在懷抱裏。如今富裕又安樂,將我拋開全忘記。

谷口呼呼風不停,刮過巍巍高山嶺。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樹木都雕零。我的好處妳全忘。專門記我小毛病。

鑒賞

這首詩的主題,舊說大體相同,《毛詩序》說:“《谷風》,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絕焉。”朱熹也認為是朋友相怨之詩,但他沒有將傷友道之絕與刺周幽王硬拉到壹起。方玉潤《詩經原始》認同朱熹的觀點,並力駁《毛詩序》“刺幽王”之說穿鑿空泛。今人高亨的《詩經今註》、程俊英的《詩經譯註》等均取棄婦之詩說。陳子展《詩經直解》雖仍取舊說,但又說:“此詩風格絕類《國風》,蓋以合樂入於《小雅》。《邶風·谷風》,棄婦之詞。或疑《小雅·谷風》亦為棄婦之詞。母題同,內容往往同,此歌謠常例。《後漢·陰皇後紀》,光武詔書雲:‘吾微賤之時,娶於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風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證此詩早在後漢之初,已有人視為棄婦之詞矣。”

詩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遺棄,她滿腔幽怨地回憶舊日家境貧困時,她辛勤操勞,幫助丈夫克服困難,丈夫對她也體貼疼愛;但後來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變了心,忘恩負義地將她壹腳踢開。因此她唱出這首詩譴責那只可***患難,不能同安樂的負心丈夫。

詩歌用風雨起興,這手法同《邶風·谷風》如出壹轍,兩首《谷風》詩的主題也完全相同,這大概是在風雨交加的時候最容易觸發人們的淒苦之情。被丈夫遺棄的婦女,面對淒風苦雨,更會增添無窮的傷懷愁緒,發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哀嘆。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創作背景,主要有兩種說法:舊說多以為是因怨朋友相棄而作,今人多以為是壹首被遺棄的婦女所作的詩歌。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紹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先秦·佚名《周頌·訪落》

周頌·訪落

先秦佚名

詩經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糇。三十維物,爾牲則具。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先秦·佚名《無羊》

無羊

先秦 : 佚名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糇。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

牧人乃夢,眾維

∨ 詩經寫羊黃鳥黃鳥,無集於谷,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鏇言歸,復我邦族。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鏇言歸,復我諸兄。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鏇言歸,復我諸父。——先秦·佚名《小雅·黃鳥》

小雅·黃鳥

先秦 : 佚名

詩經 , 寫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