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南京路的詩句

關於南京路的詩句

1.描寫南京的詩句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題目:進艇

內容: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題目:梅雨

內容: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雲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題目: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內容:

胡塵輕拂建章臺,聖主西巡蜀道來。

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

九天開出壹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華陽春樹號新豐,行入新都若舊宮。

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萬國同風***壹時,錦江何謝曲江池。

石鏡更明天上月,後宮親得照蛾眉。

濯錦清江萬裏流,雲帆龍舸下揚州。

北地雖誇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

錦水東流繞錦城,星橋北掛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聖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

天子壹行遺聖跡,錦城長作帝王州。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

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年代:唐

作者:楊夔

題目:寄當陽袁皓明府

內容:

高人為縣在南京,竹繞琴堂水繞城。

地古既資攜酒興,務閑偏長看山情。

松軒待月僧同坐,藥圃尋花鶴伴行。

百裏甚堪留惠愛,莫教空說魯恭名。

年代:唐

作者:鄭巢

題目:送人南遊

內容: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

遠寺寒雲外,揚帆暑雨前。

雁行回曉岫,蜃色上湖田。

更想清吟處,多同隱者眠。

2.關於南京的詩句有哪些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李白《長幹行》):長幹,本古金陵裏巷,居民多從事商業活動。其地在今南京城南。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高樓,指西樓。金陵城西樓即“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樓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見《輿地誌》),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長江,皆呈其足下,為觀景的勝地。覆舟山,即今南京九華山。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李白《登陵鳳凰臺》):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劉禹錫《金陵懷古》):據《金陵記》說,冶城,位於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宮壹帶。征虜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東晉征虜將軍謝石的哥哥謝萬曾送客於此亭。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故國”即指金陵,這裏曾經是戰國時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為石頭城,並在此修築宮殿。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200年來久已成為壹座“空城”。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烏衣巷在夫子廟西南隅。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的場所。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韋莊《臺城》):臺城,舊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本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後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中唐時期,昔日繁華的臺城已是“萬戶千門成野草”;到了唐末,這裏就更荒廢不堪了

3.關於“南京”的詩句有哪些

1. 《金陵懷古》

唐代: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後庭花壹曲,幽怨不堪聽。

2. 《重題》

唐代:李德裕

晚日臨寒渚,微風發棹謳。鳳池波自闊,魚水運難留。

亭古思宏棟,川長憶夜舟。想公高世誌,只似冶城遊。

3. 《題金陵渡》

唐代: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壹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州。

4.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5. 《送王司馬赴潤州》

唐代:郎士元

暫屈文為吏,聊將祿代耕。金陵且不遠,山水復多名。

楚塞因高出,寒潮入夜生。離心逐春草,直到建康城。

4.關於路的詩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遙瞻前方萬裏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四海翻騰雲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壹生思破紅塵路,劍藏廬軒隱迷蹤。

雙手劈開生死路,壹刀割斷是非根。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遙瞻前方萬裏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四海翻騰雲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

空庭明月閑復閑,夜長路遠山復山。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

5.關於南京的詩詞(5句)

太多了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石 頭 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墻來.

江 南 春

杜 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登金陵鳳凰臺

李 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6.和南京有關的詩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註釋

①泊船——停船。

②瓜洲——地名,在江蘇省邗江縣的長江北岸,與鎮江隔江相望。

③京口——在長江南岸,就是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

④間——之間,相間隔。

⑤鐘山——在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的東郊。作者的家就在這裏。

⑥綠——吹綠了。

⑦江南——長江以南的地區。

⑧還——返回原來的地方。這裏是指回家。

譯文

京口與瓜洲只壹水相隔,

與紫金山也只隔著幾座大山。

春風又吹綠了江南的堤岸,

明月何時照著我回還。

7.與南京有關的詩句

泊秦淮 杜牧

煙花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

壹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8.關於“南京”的古詩有哪些

南京是歷代文人墨客懷古之地,眾多著名文人在南京留下了經典佳句。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京作為當時的都城,許多文人已在此留下名句,以謝朓的《入朝曲》最為著名。

壹、《入朝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獻納雲臺表,功名良可收。

二、《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三、《長幹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壹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下驚

門前遲行跡,壹壹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四、《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五、《詠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壹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9.關於南京的詩(整首)

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作者:[唐] 張九齡 (678-740)

南國更數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

果下回仙騎,津傍駐彩旒。

鳧鷗喧鳳管,荷芰鬥龍舟。

七子陪詩賦,千人和棹謳。

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

風俗因紓慢,江山或易由。

駒王信不武,孫叔是無謀。

佳氣日將歇,霸功誰與修?

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遊。

否運爭三國,康時劣九州。

山雖幕府在,館豈豫章留?

水澱還相閱,菱歌亦故遒。

雄圖不足問,唯想事風流。

作者簡介: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累官至中書令。今存《曲江張先生文集》二十卷。

鄰裏相送至方山

作者:[南朝] 謝靈運 (385壹433)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

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積屙謝生慮,寡欲罕所闕。

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

各勉日新誌,音塵慰寂蔑。

作者簡介:小名客兒,劉宋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東晉末龔封康樂公,劉宋時為官,因狂放被劾,流放廣州,後被殺。其詩壹變玄言詩風氣,為古代山水詩之鼻祖。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重謁中山先生陵寢恭紀壹律

作者:[民國] 柳亞子 (1887-1958)

白虎今精劍氣開,招邀俊侶又重來。

曠觀馬列三千界,掩跡華拿第壹才。

六代江山供屏障,三民義理豈沈霾?

焄蒿肅穆神靈在,敢效蘭成賦大哀。

作者簡介:原名慰高,號安如,改名人權,號亞廬,再改名棄疾,號亞子,江蘇吳江人。1909年冬,創辦南社。畢生從事文化宣傳和政治活動。著有《乘桴集》、《懷人集》、《柳亞子詩文選》等。

己亥雜詩

作者:[清] 龔自珍 (1792-1841)

六朝古黛夢中橫,無福秦淮放棹行。

想見鐘山兩才子,詞鋒落月互縱橫。

作者簡介:壹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1829)進士,官禮部主事。 四十八歲辭官南歸,兩年後暴卒於丹陽雲陽書院。他學識宏富,通經史、諸子、文字音韻及金石學,精研西北歷史地理,晚年愛好天臺宗佛學,並以詩、詞、文著名,既是敏銳而深刻的思想家,又是富於激情和想象力的文學家。著有《定庵文集》等,今人輯有《龔自珍全集》。

題燕子磯

作者:[清] 愛新覺羅·弘歷 (1711-1799)

當年聞說繞江瀾,撼地洪濤足下看。

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村耕鑿久相安。

作者簡介:即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乾隆皇帝(清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