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四賓主·賓中主》-釋正覺
不戀經商利萬金,晚來古路問家音。
分明得報尊親健,爭奈難平喜懼心。
翻譯:天色很晚了我來到古路上詢問家中音訊(消息或信件),明明已經得到來報,家中父母身體健康,無奈的是難以平復內心欣喜憂懼的心情。
二、《頌古壹百首》-釋智愚?
短袴長衫白苧巾,咿咿月下急推輪。
洛陽路上相逢著,盡是經商買賣人。
譯文:我穿著短褲長衫,搭著白毛巾,月亮升起,天色漸晚,我急忙推著我的小車趕路。在洛陽的大道上看到的人,都是經商的生意人。
三、早上不見日東方,晚歸常伴月西窗。
譯文:早上走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升起,晚上回來的時候月亮已經高高掛起照著窗戶。
擴展資料:
壹、商人稱呼來歷:
做生意的行業叫做“商業”,市場上用來交換的物品叫做“商品”,做生意的叫做“商人”。為什麽凡是與生意有關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來,這與我國的商朝有著直接關系,“商人”就是從“商族人”這個詞演變而來。
二、現代社會的商人:
1、在現代社會“商人”壹詞的起源與壹個很久遠的朝代——商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商族人的祖先契,由於跟隨大禹治水功不可沒,被封到商這個地方。也就是古代的商族。契的第六世後代王亥聰明多謀。他把牛訓練得既能馱貨物又能拉車,駕著牛車沿著黃河北岸到各諸侯國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們這些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這就是“商人”稱呼的由來。
2、在中國商業史上,王亥從事商業貿易並因此被殺害的記載是中國古代文獻關於商業和貿易行為的最早記載,王亥又是當時商部落的首領。所以,王亥可謂是中國商業第壹人,即中國商業的鼻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