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麹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春日茶山病不飲酒,因呈賓客》(唐)杜牧
笙歌登畫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雲膩,溪光紅粉鮮。
欲開未開花,半陰半晴天。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即事》(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寄贊上人》(唐)杜甫
壹昨陪錫杖,蔔鄰南山幽。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當期塞雨幹,宿昔齒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茶中雜詠·煮茶》(唐)皮日休
香泉壹合乳,煎作連珠沸。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煙生翠。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2.描寫清茶的古詩詞有哪些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沈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宋黃庭堅《品令·茶詞》: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裏,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唐白居易《琴茶》: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壹生間。自拋官後春多夢,不讀書來老更閑。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常相伴,難道吾今無往還?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壹碗,寄與愛茶人。
唐元稹《壹七令·茶》: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茶chá
部首:艹。
筆順:壹丨丨ノ丶壹丨ノ丶。
釋義
常綠灌木,葉長橢圓形,有鋸齒,經加工制為飲料,就是茶葉;秋末開花,白色;種子可榨油;木質致密,供雕刻用:~樹。
特指“茶葉”:綠~。
用茶葉沏成的飲料:~水。
泛指某些飲料:~湯。
特指“茶點”:早~。
3.形容美食的古詩詞句關於美食的古詩句:
1、充腸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齋自題 時為翰林學士。》
2、與君美食復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藥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陸遊 《歸三山入秋益涼欣然有賦》
4、或對飲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廣孫寄翁翁》
5、踩壞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無敵唱彌高而和彌寡我已竭》
7、美食為我餐 宋 邵雍 《歡喜吟》
8、美食無使饜 宋 邵雍 《偶書》
9、美食不中飽人吃 宋 釋師觀 《偈頌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鮮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飲泉和韻》
11、美食大官饌 明 劉仁本 《蕨萁行(閩清縣饑,不報,民采蕨萁為食而多》
12、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14、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15、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16、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17、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18、初遊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
19、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4.有關悟道的古詩詞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示法詩)
2.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示法詩)
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開悟詩)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文偃詩)
5.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破裂,壹聲江上侍郞來。
(安分庵主開悟詩)
6.焰裏寒冰結,楊花九月飛;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本寂詩)
5.關於結親的古詩詞《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綢繆 詩經·國風·唐風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錦堂璧玉雙輝映,彩室笙簫壹起鳴。 鳳舞千祥親友樂,龍呈百福合歡盈。 鴛鴦同枕笑言真,龍伴鳳隨情意生。 蜂蝶雙飛花上舞,今婚明載喜添丁。 新婚可喜 混沌初開姻緣起,經千百世情根深。 天長地久或有盡,良宵壹刻成古今。 人生漫漫多歧路,紅塵茫茫每自迷。 山伴綠妝水伴魚,林思飛羽人思侶。 相識已怨相逢晚,相知猶恨相識遲; 相思苦為相知事,相依方脫相思疾。 執手當生望老意,死生契闊誰無惜! 比翼從此添雙翅,連理於今有合枝。 會聲只學琴與瑟,和鳴同作鴛鴦棲。 壹朝打好同心結,萬縷千絲永相系。 朝久難離形與影,有情人羨好夫妻!
6.贊美美食的古詩詞有哪些贊美美食的古詩詞有:
1. 《豬肉頌》
蘇軾 宋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 《初到黃州》
蘇軾 宋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3. 《冬日》
陸遊 宋
幸是元無了事癡,偷閑聊復學兒嬉。
午窗弄筆臨唐帖,夜幾研朱勘楚詞。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猶蟹有堪持。
舊交乖隔音塵斷,安得歌呼***壹卮,
4. 《食粥》
陸遊 宋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5. 《月餅》
蘇軾 宋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
相思淚沾巾。
說到關於贊美美食的詩,就不得不提:
蘇東坡:
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後稱東坡春鳩膾。
陸遊:
陸遊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還是壹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杜甫:
唐代詩人杜甫雖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許多關於美食的詩。
《麗人行》中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的詩句,即為"八珍" 。
鄭板橋:
鄭板橋不僅是有名的畫家,而且 對吃也有壹定的研究。
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
"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參考資料
學習啦:
7.保家衛國,英雄豪氣的古詩詞保家衛國,英雄豪氣的古詩詞
滿江紅
嶽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是首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可以說,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沒有壹首像本詞那樣有這麽深遠的社會影響,也從來沒有像本詞那樣具有激奮人心,鼓舞人們殺敵上戰場的力量。
示兒
宋 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應該是陸遊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壹,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裏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沈、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
出塞二首(其壹)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8.滿庭芳 古詩詞《滿庭芳·山抹微雲》
宋代 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滿庭芳·蝸角虛名》
宋代 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裏,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壹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酒,壹曲滿庭芳。
9.描寫“祁連山”的古詩詞有哪些1.宋 艾性夫 《昭君出塞圖》
只今墮在萬裏外,日光那到祁連山
2.宋 陸文圭《跋牧馬圖》
物色祁連山前路,又似逾妝渡隴水
3.宋 余靖 《塞上》
祁連山更北,新築受降城
4.明 何喬新 《題蘇李泣別圖》
祁連山前箭,沙漠窖中雪
5.宋 鄒登龍 《從軍行》
戰祁連山,斷甲濺腥血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東西長800公裏,南北寬200~400公裏,海拔4000~6000米,***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裏。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阪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