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出自於:虞集《聽雨》
2、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出自於: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3、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出自於:屈大均《秣陵》
4、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出自於:李商隱《富平少侯》
5、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出自於: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6、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出自於: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7、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出自於: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8、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出自於:羅隱《西施》
9、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出自於:李白《鞠歌行》
10、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出自於: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1、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壹片月臨城。——出自於:夏完淳《即事·復楚情何極》
12、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壹試薶九京。——出自於: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13、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出自於:屈原《國殤》
14、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出自於:汪遵《息國》
15、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出自於:張元幹《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16、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出自於:屈原《國殤》
17、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出自於:孔夷《南浦·旅懷》
1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於:杜甫《春望》
19、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出自於: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20、漸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出自於:簡長《送僧南歸》
21、秦城歲芳老,越國春山秀。——出自於:李益《送諸暨王主簿之任》
22、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裏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出自於:李煜《望江南·閑夢遠》
2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出自於:顏真卿《勸學詩》
24、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出自於:陸遊《讀書》
25、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出自於: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6、龍虎方交爭,七國並抗衡。——出自於:張華《遊俠篇》
27、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出自於: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8、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出自於:何承天《戰城南》
29、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出自於:謝逸《送董元達》
30、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出自於: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31、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出自於: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32、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出自於:歐陽修《畫地學書》
33、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出自於: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4、千年史冊恥無名,壹片丹心報天子。——出自於:陸遊《金錯刀行》
35、十二闌幹,故國三千裏。——出自於: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36、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出自於:劉禹錫《蜀先主廟》
37、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出自於:鮑照《代出自於薊北門行》
38、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出自於:溫庭筠《過五丈原》
39、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出自於:章碣《焚書坑》
40、可憐報國無路,空白壹分頭。——出自於: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41、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出自於:高適《塞下曲》
42、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出自於:鄭畋《馬嵬坡》
43、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出自於:陸遊《夜泊水村》
44、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出自於:範雲《效古詩》
45、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出自於:楊繼盛《就義詩》
46、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出自於:劉長卿《別嚴士元》
4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出自於:杜牧《泊秦淮》
48、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出自於: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49、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出自於:汪遵《息國》
50、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出自於:羅隱《西施》
51、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李清照《點絳唇》
52、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
53、繡幕芙蓉壹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李清照《浣溪沙》
54、春宵壹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
55、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蘇軾《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