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助壹篇古今詩歌比較分析鑒賞!字數在1200字左右!謝謝……有的請發到郵箱bingaibing360@126..com

求助壹篇古今詩歌比較分析鑒賞!字數在1200字左右!謝謝……有的請發到郵箱bingaibing360@126..com

樓主說的是考試嗎?考試的話,壹般的程序是這的,首先,二話不說,先把整首詩歌翻譯壹遍。這算是賞析的第壹步。翻譯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把不知道意思的詩詞給糊弄過去,應該自己加上某個意思。使他通順就行(這個比較難,因為壹般難翻譯的字都是有分的,妳含糊過去就等於放棄這壹分)

然後就是說表達技巧了。技巧有多種,什麽借景抒情啊,寄情於景,什麽對比啊,壹語雙關啊等等很多,如果妳不知道詩人具體的寫作技巧是什麽,妳就把他的表達的具體方式說明下,也是可以的。然後,就可以說了,這樣就更能真切的表達了作者的某某感情。

現在,妳們考試的詩歌內容,我不是很清楚了,但我想和我們那個時候不會差別很大吧?壹般內容應該都是思鄉,閨怨,邊塞,春愁,秋思,或者詠物,送別,諷刺。

思鄉嘛,挺好說的,只需要把詩句中的景物拿出來分析下,怎麽分析?就是把詩句在原有翻譯基礎上,加上自己壹點點想象,給啰嗦幾句。其實就是加點描繪的翻譯。然後,妳就可以說了,通過這樣的描繪,進壹步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這個是最好的了

送別,這個就比較多了。壹般的詩詞,會有楊柳這些意象,或者春草,或者秋風。這類送別和思鄉的壹樣,比較簡單。但是,這類詩,通常比較註重情感,於是會有壹類,如王維的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垂。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除了最後的白雲,勉強算是壹個意象的描寫,基本沒有描寫送別的場景,這類詩,應該這樣賞析,首先,翻譯壹遍,這是每首詩詞鑒賞的前提(除了題目特別要求鑒賞某句除外)然後,妳就說,全是話語平淡,沒有壹句提到離別送人,卻是句句是離別,沒有意象的描寫,卻娓娓道來,全詩充滿了對友人的強烈友情。

閨怨,這類也比較簡單,廣義上,包括宮怨春怨等詩詞。宮怨要註意自己平時的積累,比如,問王昌齡的長信怨中,壹句,猶帶昭陽日影來,昭陽是什麽意思?,日又代表什麽?這句妳知道什麽意思嗎?昭陽是漢時的昭陽殿,日在宮怨中壹般代表皇帝。這樣妳才能鑒賞。否則,這句讓妳怎麽曉得?神也鑒賞不來。所以,這類詩詞,必須自己專門註意積累這些意思。意思知道,也就和離別思鄉等類差不多。

邊塞詩,這壹般是盛唐時期才有的。壹般考的也就是盛唐的三大邊塞詩人,岑參,王昌齡,高適,另外王之渙的也可能會有,不過王之渙的詩很少。這類詩,壹般肯定是有邊塞風景的描繪,另外可能會有戰場多面的描繪,妳需要把這些描繪翻譯下,然後,說感情,盛唐邊塞的詩人都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追求為國捐軀,建功立業,愛國,等向上的,也有對邊塞生活描繪的。這類的感情基調很容易看出,鑒賞沒有什麽難度,不過,藝術手法註意下就是了。比如又是王昌齡的,那句互文修辭手法,秦時明月漢時關。需要說明。

春愁秋思,婦人閨怨,這三種可歸結壹點說了。因為春愁秋思,都是差不多的。春愁,會有思怨,對時光的流逝,秋思,會寫秋日的淒悲,這類,都是要描繪春秋景色,才能表達的真切。所以,藝術表達手法上的範圍,也就小了,總之是情景互相寄寓的。感情和景物有關的。

諷刺,對半是表達對某某的不滿,對某現象的批評。這類翻譯下,說清楚對具體什麽的不滿,然後有必要的話聯系時代說明下。這類不難。

至於詠物,這類會有難度,壹旦難起來,恐怕,能做的就是翻譯下,然後說下手法。這類詩詞最常用的手法,是托物言誌。然後,這類也是考積累,知道什麽物代表什麽誌。這個很難,因為有時候詩人們詩性來了,什麽東西都能表達到自己的意思。就跟春情來的人壹樣,見的女的,悶頭就能幹的。不能常理揣之啊。這類意思,看能猜著麽,猜著就算運氣好,猜不著,也有前面表現手法的分。

現在詩詞鑒賞的分是多少不清楚,我們那個時候,壹般是6分,我壹般能拿4分以上,我最多的是5分。就按照這種思路,至少4分,當然,那個詠物詩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