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年代: 唐 作者: 韓愈
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雲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壹徑趨靈宮。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余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曈昽。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於東。
2.《水調歌頭 贈寶奄》
年代: 元 作者: 李道純
道乃法之體,法乃道之余。雙全道法,橫拈倒用總由渠。只這元神元氣,便是天兵將吏,除此外都無。說與洞蟾子,定裏作工夫。守為胎,用為竅,假為符。既明此理,何須苦泥墨和朱。若使精凝氣固,便可驅雷役電,妖怪悉皆誅。行滿功成日,談笑謁仙都。
3.《病後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富兒肥馬躍雕鞍,同伴何由識木蘭。
拄杖扶攜元未老,交床隨逐本無官。
三叉路口人心異,百尺樓頭客眼寒。
黠鬼老狐足妖怪,架中閑摘舊書看。
4.《除夕》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患難思年改,龍鍾惜歲徂。
關河先阪遠,天地小臣孤。
吾道憑溫酒,時情付擁爐。
南荒足妖怪,此日謾桃符。
5.《偈頌四十壹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普寧
拄杖子,無偏儻。
遍界不曾藏,通身無影像。
妖怪盡勦除,佛魔俱掃蕩。
普天皇道無遮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