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賣炭翁》全文及意思是什麽?他的價值在哪裏啊?

《賣炭翁》全文及意思是什麽?他的價值在哪裏啊?

賣炭翁

作者: 白居易

張卓鳴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赦,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作品註釋 (1)賣炭翁:這首詩選自《白氏長慶集》。

(2)伐:砍伐。

薪:柴。

南山:即終南山,秦嶺山脈的主峰之壹,在今陜西西安南五十裏處。

(3)蒼蒼:灰白色。

(4)得:得到。

何所營:做什麽用。營,經營。

(5)輾(niǎn):同“碾”,軋的意思。

轍:車輪輾出的痕跡。

(6)困:困倦,疲乏。

(7)市:集市。

(8)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裏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騎(jì):騎馬的人。

(9)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10)把:拿。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11)回:調轉。

叱:吆喝。

牽向北:唐代皇帝的宮殿在長安的北邊,牽向北,指把炭車趕向皇宮。

(12)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多。

(13)驅將:趕著走。將,沒有實在意義,助詞。

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

(14)綃(xiāo):生絲。

綾:壹種有花紋的絲織品。

(15)系:掛。

直:同“值”,價值。[1]

有位賣炭的老頭,在終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烏黑。賣炭得到錢作什麽用?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裏吃的食物。數九寒天可憐身上穿的衣服很單薄,但是心裏擔憂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軋著冰凍的車轍趕路。牛疲乏了,人也餓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休息。

兩位騎馬的人輕快前來了,他們是誰?是穿黃衣服的太監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裏拿著公文,嘴裏說是皇帝的命令,然後拉轉車頭,吆喝著趕牛往北面拉去。壹車炭,壹千多斤,宮市使者們硬是要趕走,老翁舍不得它,卻也沒有辦法。宮市使者們將半匹紅綃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當作炭的價錢。

[編輯本段]

作品賞析

句意講解

《賣炭翁》描寫壹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

這首詩壹開頭就把讀者帶到當時的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讓讀者看到壹個燒炭的老人過著的十分窮苦的生活。“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燒炭的老翁連壹寸土地也沒有,全部賴以為生的東西,只不過是壹把斧頭、壹掛牛車,再加上十個被煙火熏黑的手指頭。他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孤苦伶仃的壹個人,在南山上伐薪、燒炭,弄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勞動的艱苦是可想而知的。這燒炭的老人對生活並沒有過高的要求,“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他僅僅希望有吃有穿,維持壹種最低的生活。按理說,壹個人養活自己壹個人,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可是就連這樣壹個願望,他也難以實現。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東西,這老人辛辛苦苦地砍了柴、燒了炭,給別人帶來了溫暖,可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卻單薄得可憐。衣服單薄本該盼望天氣暖和,恰恰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憂炭賤願天寒”,他寧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賣壹點炭錢。這種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現出賣炭翁悲慘的處境。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寒冷的天氣果然來到了。壹清早,他就套上車,踏著冰凍的道路,去到長安市上賣炭。從終南山到長安城,壹路之上他想了什麽,詩人沒有告訴讀者;但是讀者可以看出他壹定是滿懷著希望,因為這壹車炭直接關系著他今後的生活。詩句寫到這裏,拉近了讀者和主人公的距離,使讀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車炭究竟能不能賣掉,能不能賣上壹個公道的價錢。可是詩人並沒有馬上告訴讀者結果,他讓賣炭翁歇下來,喘壹口氣,也讓讀者稍微平靜壹下,然後寫道:“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來的人壹個是穿黃衣的太監,壹個是穿白衫的太監的爪牙。他們裝模作樣,說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出來采辦貨物,也不管賣炭翁同意不同意,趕上炭車往北就走。城北是皇帝住的地方,趕車的又是宮裏的太監,壹個賣炭的老人肯定是沒有什麽辦法去對付的。“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千余斤炭,不知道要幾千斤柴才燒得出,而這幾千斤柴又不知道要多少天才砍得來;而為了把柴燒成炭,這孤苦的老人又要在塵灰裏、在煙火旁邊受多少熬煎。可是拿這壹切卻沒有換到什麽,“半匹紅紗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連紗帶綾合起來不過三丈,遠遠抵不上老人許多天的辛勤勞動,這些宮使不是在買東西,而是在赤裸裸地進行掠奪。他們奪走的不只是壹車炭,而是奪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剝奪了他生活的權利。這足以激起讀者的憤怒,並使讀者擔憂,老人僅憑這點報酬,難以捱過嚴寒的冬天。

藝術手法

《賣炭翁》的藝術性是很高的。詩人在開頭八句裏,先對賣炭翁做了壹番總的介紹,介紹得那樣親切、自然,就像介紹詩人自己家裏的人壹樣。“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簡單,然而深情的十四個字,就活生生地勾畫出老人的外貌。“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又是同樣簡單而深情的十四個字,深刻地刻畫了他的內心活動。這番介紹就好像壹串電影畫面,從南山的遠景開始,鏡頭平穩地拉近,然後就接連幾個大特寫:兩鬢、十指、灰塵滿面、衣衫襤褸,使人觸目驚心。

這樣介紹了以後,詩人就揀取賣炭翁的壹次遭遇,來加以具體描寫。白居易有意把他放在壹個大雪天裏,這雪,雖然使他的身體格外寒冷,但卻點燃了他心頭的希望;雖然增加了趕車的困難,但也給了他力量,使他壹口氣就趕到了目的地。這種描寫十分富於戲劇性。賣炭翁滿懷希望地趕到市上,卻不急著馬上把炭賣掉,而是停下來歇息。但是,他的內心並不像外表壹樣平靜,“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如同壹場悲劇在發生以前的短暫的沈默,這兩句詩把讀者的心弦扣得緊緊的。

接下去,詩人掉轉筆鋒,使故事急轉直下,突然出現了兩個宮使。白居易再次運用由遠及近的寫法,寫他們騎著馬遠遠而來,樣子很威風,衣著很神氣,這與賣炭翁歇在泥中的樣子,形成強烈的對照。賣炭翁還來不及弄清楚是怎麽壹回事,他們已經把車牽向北去了。寫到這裏,詩人不忍心再寫下去了,他簡短地交代了事情的結果。作者沒有像《新樂府》中的其它詩那樣出面來發表議論,但正是這簡短的結尾,才更含蓄、更有力、更能發人深思。

現實意義

白居易在《新樂府》中每首詩的題目下面都有壹個序,說明這首詩的主題。《賣炭翁》的序是“苦宮市也”,就是要反映宮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唐代皇宮裏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場上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這首詩的意義,遠不止於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壹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讀著這首詩,讀者所看到的決不僅僅是賣炭翁壹個人,透過他,還能看到有許許多多種田的、打漁的、織布的人出現在眼前。他們雖然不是“兩鬢蒼蒼十指黑”,但也各自帶著勞苦生活的標記;他們雖然不會因為賣炭而受到損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賦稅的重壓下流著辛酸和仇恨的淚水。《賣炭翁》這首詩不但在當時有積極意義,即使對於今天的讀者也有壹定的教育作用。[2]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壹度思卿壹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壹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壹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羅隱、杜荀鶴,宋代王禹偁、梅堯臣、蘇軾、張耒、陸遊及清代吳偉業、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壹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嶽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壹處因望》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壹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壹些新詞。其中《花非作品註釋 (1)賣炭翁:這首詩選自《白氏長慶集》。

(2)伐:砍伐。

薪:柴。

南山:即終南山,秦嶺山脈的主峰之壹,在今陜西西安南五十裏處。

(3)蒼蒼:灰白色。

(4)得:得到。

何所營:做什麽用。營,經營。

(5)輾(niǎn):同“碾”,軋的意思。

轍:車輪輾出的痕跡。

(6)困:困倦,疲乏。

(7)市:集市。

(8)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裏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騎(jì):騎馬的人。

(9)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10)把:拿。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11)回:調轉。

叱:吆喝。

牽向北:唐代皇帝的宮殿在長安的北邊,牽向北,指把炭車趕向皇宮。

(12)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多。

(13)驅將:趕著走。將,沒有實在意義,助詞。

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

(14)綃(xiāo):生絲。

綾:壹種有花紋的絲織品。

(15)系:掛。

直:同“值”,價值。[1]

有位賣炭的老頭,在終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烏黑。賣炭得到錢作什麽用?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裏吃的食物。數九寒天可憐身上穿的衣服很單薄,但是心裏擔憂炭的價錢便宜,希望天氣更寒冷。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軋著冰凍的車轍趕路。牛疲乏了,人也餓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休息。

兩位騎馬的人輕快前來了,他們是誰?是穿黃衣服的太監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裏拿著公文,嘴裏說是皇帝的命令,然後拉轉車頭,吆喝著趕牛往北面拉去。壹車炭,壹千多斤,宮市使者們硬是要趕走,老翁舍不得它,卻也沒有辦法。宮市使者們將半匹紅綃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當作炭的價錢。

[編輯本段]

作品賞析

句意講解

《賣炭翁》描寫壹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

這首詩壹開頭就把讀者帶到當時的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讓讀者看到壹個燒炭的老人過著的十分窮苦的生活。“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燒炭的老翁連壹寸土地也沒有,全部賴以為生的東西,只不過是壹把斧頭、壹掛牛車,再加上十個被煙火熏黑的手指頭。他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孤苦伶仃的壹個人,在南山上伐薪、燒炭,弄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勞動的艱苦是可想而知的。這燒炭的老人對生活並沒有過高的要求,“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他僅僅希望有吃有穿,維持壹種最低的生活。按理說,壹個人養活自己壹個人,並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可是就連這樣壹個願望,他也難以實現。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東西,這老人辛辛苦苦地砍了柴、燒了炭,給別人帶來了溫暖,可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卻單薄得可憐。衣服單薄本該盼望天氣暖和,恰恰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憂炭賤願天寒”,他寧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賣壹點炭錢。這種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現出賣炭翁悲慘的處境。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寒冷的天氣果然來到了。壹清早,他就套上車,踏著冰凍的道路,去到長安市上賣炭。從終南山到長安城,壹路之上他想了什麽,詩人沒有告訴讀者;但是讀者可以看出他壹定是滿懷著希望,因為這壹車炭直接關系著他今後的生活。詩句寫到這裏,拉近了讀者和主人公的距離,使讀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車炭究竟能不能賣掉,能不能賣上壹個公道的價錢。可是詩人並沒有馬上告訴讀者結果,他讓賣炭翁歇下來,喘壹口氣,也讓讀者稍微平靜壹下,然後寫道:“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來的人壹個是穿黃衣的太監,壹個是穿白衫的太監的爪牙。他們裝模作樣,說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出來采辦貨物,也不管賣炭翁同意不同意,趕上炭車往北就走。城北是皇帝住的地方,趕車的又是宮裏的太監,壹個賣炭的老人肯定是沒有什麽辦法去對付的。“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千余斤炭,不知道要幾千斤柴才燒得出,而這幾千斤柴又不知道要多少天才砍得來;而為了把柴燒成炭,這孤苦的老人又要在塵灰裏、在煙火旁邊受多少熬煎。可是拿這壹切卻沒有換到什麽,“半匹紅紗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連紗帶綾合起來不過三丈,遠遠抵不上老人許多天的辛勤勞動,這些宮使不是在買東西,而是在赤裸裸地進行掠奪。他們奪走的不只是壹車炭,而是奪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剝奪了他生活的權利。這足以激起讀者的憤怒,並使讀者擔憂,老人僅憑這點報酬,難以捱過嚴寒的冬天。

藝術手法

《賣炭翁》的藝術性是很高的。詩人在開頭八句裏,先對賣炭翁做了壹番總的介紹,介紹得那樣親切、自然,就像介紹詩人自己家裏的人壹樣。“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簡單,然而深情的十四個字,就活生生地勾畫出老人的外貌。“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又是同樣簡單而深情的十四個字,深刻地刻畫了他的內心活動。這番介紹就好像壹串電影畫面,從南山的遠景開始,鏡頭平穩地拉近,然後就接連幾個大特寫:兩鬢、十指、灰塵滿面、衣衫襤褸,使人觸目驚心。

這樣介紹了以後,詩人就揀取賣炭翁的壹次遭遇,來加以具體描寫。白居易有意把他放在壹個大雪天裏,這雪,雖然使他的身體格外寒冷,但卻點燃了他心頭的希望;雖然增加了趕車的困難,但也給了他力量,使他壹口氣就趕到了目的地。這種描寫十分富於戲劇性。賣炭翁滿懷希望地趕到市上,卻不急著馬上把炭賣掉,而是停下來歇息。但是,他的內心並不像外表壹樣平靜,“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如同壹場悲劇在發生以前的短暫的沈默,這兩句詩把讀者的心弦扣得緊緊的。

接下去,詩人掉轉筆鋒,使故事急轉直下,突然出現了兩個宮使。白居易再次運用由遠及近的寫法,寫他們騎著馬遠遠而來,樣子很威風,衣著很神氣,這與賣炭翁歇在泥中的樣子,形成強烈的對照。賣炭翁還來不及弄清楚是怎麽壹回事,他們已經把車牽向北去了。寫到這裏,詩人不忍心再寫下去了,他簡短地交代了事情的結果。作者沒有像《新樂府》中的其它詩那樣出面來發表議論,但正是這簡短的結尾,才更含蓄、更有力、更能發人深思。

現實意義

白居易在《新樂府》中每首詩的題目下面都有壹個序,說明這首詩的主題。《賣炭翁》的序是“苦宮市也”,就是要反映宮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唐代皇宮裏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場上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這首詩的意義,遠不止於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壹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讀著這首詩,讀者所看到的決不僅僅是賣炭翁壹個人,透過他,還能看到有許許多多種田的、打漁的、織布的人出現在眼前。他們雖然不是“兩鬢蒼蒼十指黑”,但也各自帶著勞苦生活的標記;他們雖然不會因為賣炭而受到損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賦稅的重壓下流著辛酸和仇恨的淚水。《賣炭翁》這首詩不但在當時有積極意義,即使對於今天的讀者也有壹定的教育作用。[2]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壹度思卿壹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壹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壹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羅隱、杜荀鶴,宋代王禹偁、梅堯臣、蘇軾、張耒、陸遊及清代吳偉業、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壹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嶽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壹處因望》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壹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壹些新詞。其中《花非花》壹首,頗具朦朧之美花》壹首,頗具朦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