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鄭 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畫 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泊 秦 淮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病 牛
李 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
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禾 熟
孔平仲
百裏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 自 敘
杜荀鶴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於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吾唐壹逸人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
道逢麯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壹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 關於人的品德的詩句2、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唐?杜甫《》) 丹青,朱紅色和青色的顏料,借指繪畫.這兩句說,壹生沈浸在繪畫藝術中而不覺得將近年老,富貴對我就像天上的浮雲壹般淡泊.詩句贊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宋?程顥) 不為富貴所迷惑而安於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壹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傑.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誌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蹊(xī):小路.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采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壹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沒有恬淡寡欲的修養,就不能使誌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幹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諸葛亮認為,修身治學應該首先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如果孤獨地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那麽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壹》)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8、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沈淪.(唐朝?杜荀鶴《涇溪》) 告誡人們,壹帆風順時,不要自滿疏忽,而要小心謹慎.沈淪:指沈船、溺人.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誌》) 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幹,好事即使細微也壹定要做.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對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錯即改,無錯自勉.對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采取這種態度. 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辛勤操勞,艱苦奮鬥,足以成就大業;貪圖安逸,放縱享樂,則必遭亡身之禍. 12、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這是做人的準則和美德. 1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諫逐客書》) 讓:拒絕,舍棄.就:成就.原喻指要廣納人才,才能成就大業.也可喻指博學多聞,才有更深的造詣. 1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則不如梅花香.現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1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與,交付.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豈能因為有禍患而逃避,有幸福就爭搶呢?詩句表現了林則徐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懷. 16、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漢樂府古辭《君子行》) 在瓜田裏不要彎身提鞋(免得別人誤認為是摘瓜).在李樹下不要舉手正帽(免得別人誤認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懷疑的地方要謹慎,註意檢點規範自己的行為. 1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這兩句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語助詞,無義.兩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盡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順利通行.後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為光明正大.句意為:品德像山壹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為光明正大的人,就會有人效法他. 19、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擎(qíng):往上托,舉.擎雨蓋,指荷葉,因它像撐開的雨傘.兩句的意思是:荷花衰敗,那高擎如傘的荷葉也隨之枯萎;可菊花雕謝,卻還留下了在嚴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椏.詩句以荷襯菊,表達了對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欽佩之情. 20、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寧願在枝頭含著芳香死去,也不為凜冽的北風所吹落.詩人借菊詠懷,抒發堅守節操,矢誌不渝的愛國情懷. 2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 做壹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麽能行.意為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幫助別人成就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 2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24、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資治通鑒》) 善於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來對照自己的言行,就會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25、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毛詩?序》) 提意見的人沒有罪過,聽意見的人,可引以為戒. 26、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 正確地批評我的錯誤的人,是我的老師;恰當肯定我的優點的人,是我的朋友;壹味奉承阿諛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賊寇.這是荀子處世做人的原則,時過千年,仍值得我們借鑒. 27、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晶瑩如冰的心藏於內,高潔如玉壺之形現於外,比喻為人內外純潔,品質高尚. 28、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雖壹。
3. 人物品格詩句大全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魏)曹植《白馬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宋)陸遊《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宋)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4. 關於人的品德的詩句1、《揚子江》 宋代: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譯文: 前幾日伴狂風自去北海漂遊,費盡千辛萬苦回到揚子江頭。
我的心就像那壹根磁針,不永遠指向南方誓不罷休。 2、《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譯文: 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
作為子民我願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宋代:陸遊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壹再鳴。
壯誌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譯文: 迢迢萬裏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喔喔的雞叫之聲在鄰家不斷長鳴。
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誌消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發抱憾平生。三萬裏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壹年又壹年。 4、《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 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5、《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
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麽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5. 關於人精神品德的詩句石灰吟
於謙(明)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人借石灰自吟來表現詩人自己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磨練,敢於粉身碎骨的精神和清白高潔的優秀品格
竹石
鄭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壹首詠物詩,贊美了巖竹頑強而有執著的品格,含蓄的表達了詩人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兩首詩,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6. 描寫人品格的詩詞,最好是詞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意思是說,在富貴時,能使自己節制而不揮霍;在貧賤時不要改變自己的意誌;在威武時不能做理虧的事,這樣才是大丈夫。
2、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白藥)
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壹句成語。意思為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茍且偷生。
3、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
出自《石灰吟》
明代政治家、文學家於謙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此詩托物言誌,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詠石灰,實際借物喻人,托物寄懷,表現了詩人高潔的理想。
全詩筆法凝煉,壹氣呵成,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強;尤其是作者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大無畏的凜然正氣更給人以啟迪和激勵。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壹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常用於形容荷花。淤泥:水底的汙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
5、不為五鬥米折腰。(陶淵明)
出處《晉書·陶潛傳》:“潛嘆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裏小人邪!’”
五鬥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俸祿;
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庸俗,沒有骨氣,為利祿所動。
“不為五鬥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擴展資料:
品格是壹個漢語詞匯,讀音為pǐn gé。謂品性;性格。也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物品的質量、規格等。
品格是壹個人的基本素質,它決定了這個人回應人生處境的模式。
1、品性。
2、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
例如:魯迅先生的文章別具風格。
3、物品的質量、規格。
4、官品,爵秩。
5、吉他術語,是讓弦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的基本位置。
7. 描寫人品德好的古詩詞1、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時窮節乃現,壹壹垂丹青。
4、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7、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8、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1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2、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1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14、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16、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8、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19、淡薄可以明誌,寧靜可以致遠。
20、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21、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2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2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5、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26、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27、不當天堂看家狗,寧為地獄守門人。
28、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29、安享天年真快活,不求名利自清高。
30、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