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以下的孩子認字、背古詩真的是壹個艱難又令人頭疼的過程,不少家長費勁心思想讓孩子多掌握點知識,可孩子不僅不認得,還背完就忘,讓很多家長感到有心無力。但有這樣壹個孩子,3歲時就已經認識2000字,5歲更是能背詩近500首,這個孩子就是王恒屹。
最開始認識王恒屹是因為,之前看見同事在看《了不起的孩子》王恒屹小朋友那壹期的節目視頻,後來又在央視的《挑戰不可能》和《中國詩詞大會》上看到了他。看了以後還真的讓我對這位只有5歲的孩子刮目相看,簡直是個天才兒童,甚至被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詞庫”。
在《挑戰不可能》中王恒屹壹路過關斬將,回答詩句速度非常快,但有兩題他沒答上來。臺下評委董卿在這時給了提示,但僅僅只是點了壹下詩句表達的內涵,王恒屹便給出答案挑戰成功。這說明他不僅僅只是背誦,他還了解上百首詩詞的意思與內涵。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他自信滿滿,在挑戰的姓氏詩句遊戲中從容淡定。小小年紀就能將詩詞掌握得如此透徹,不禁讓人好奇這個孩子是怎麽教出來的。直到看到采訪王恒屹奶奶的視頻才知道,原來王恒屹由奶奶帶大,王恒屹之所以能如此優秀,離不開奶奶的這幾點教育。
壹、古詩詞等中式啟蒙
奶奶的愛好是文學藝術方面的,王恒屹剛開始牙牙學語時,奶奶就給他簡單古文和詩詞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國學經典流行的今天,家長選擇用中華文化的瑰寶——古詩詞作為孩子啟蒙的工具是非常有意義的。
張玉萍在《淺析古詩詞在現代教育意義中的意義》中提到“漢語就是在詩的氛圍中成長和發展的,漢語與詩在相輔相成中各自發展了自己,彼此交融,無法割裂開來。”作者認為古詩詞是提高漢語水平的需要。可見奶奶的中式啟蒙對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影響。
作者還提到國學經典、古詩詞的學習是弘揚傳統文化、陶冶情操的需要,這也正是現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
二、激發並保護孩子興趣
王恒屹奶奶在采訪中提到,她從不強迫孩子學習古詩詞還有認字,壹切都是順其自然。奶奶平時自己愛朗誦壹些詩詞,朗誦得多了,孩子慢慢被熏陶,逐漸感興趣了。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學得快、記得快,甚至主動要求學習,奶奶總是在第壹時間為王恒屹解答。
奶奶從不強迫王恒屹去背誦和學習,都是在他感興趣或提出要求時“順水推舟”幫助學習。
張載有壹句受用終生的話:“學至於樂,則自不已,故進也。”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奶奶的行為,奶奶培養了王恒屹的對於文學的興趣,王恒屹因為興趣而學習了更多。
三、日復壹日的堅持和自律
王恒屹從1歲多開始跟隨奶奶每日學習,直到今天還在堅持這樣的學習方式。這就是為什麽5歲王恒屹比同齡小朋友都要出色的原因。“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形象的比喻了堅持所能帶來的成就,任何我們看到了不起的能力都是點點滴滴積累得來。
自律的人對自己有較強的約束能力以及規劃能力,是日後變優秀、變強大的前提。自律在學習領域是非常可貴的品質,王恒屹從被動堅持,到自己養成堅持的好習慣,再到形成自律的良好品質壹定離不開奶奶日復壹日的付出。
奶奶的自律影響了王恒屹,他在耳濡目染中漸漸也形成了自律的品格,同奶奶壹起學習壹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