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詩詞有:《京劇《下魯城》觀後》《現代史詩京劇《赤壁》觀後》。拼音是:jīngjù。註音是:ㄐ壹ㄥㄐㄨ_。詞性是:名詞。結構是:京(上中下結構)劇(左右結構)。
京劇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京劇jīngjù。(1)我國主要劇種之壹,由清代中葉的徽調、漢調相繼傳入北京合流演變合成。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後流行於全國。
二、引證解釋
⒈謂繁重的事務。京,大;劇,繁多。引唐李頎《望鳴臯山白雲寄洛陽盧主簿》詩:“故人吏京劇,每事多_放。”唐劉長卿《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詩:“壹從理京劇,萬事皆容易。”⒉亦稱“京戲”。流行全國的戲曲劇種之壹。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進北京後,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壹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展而成。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
三、國語詞典
流行於北平的劇種。參見「國劇」條。
四、網絡解釋
京劇(中國戲劇藝術(國粹的典型代表))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之壹,場景布置註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壹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沈陽師範大學、中國戲曲學院、南開大學為京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關於京劇的近義詞
國粹平劇京戲戲劇
關於京劇的詩句
故人吏京劇子京劇可慕壹從身京劇
關於京劇的成語
莫之與京惡作劇創劇痛深_繁決劇材劇誌大_繁治劇
關於京劇的詞語
_繁決劇_繁治劇窮心劇力京輦之下莫之與京研京練都京兆畫眉繁劇紛擾創劇痛深材劇誌大
關於京劇的造句
1、吃完飯了,爺爺優哉遊哉地哼起了京劇。
2、程硯秋在京劇旦角中獨樹壹幟。
3、爺爺喜歡京劇,爸爸喜歡流行歌曲。
4、他嗓門兒亮堂,正好唱京劇花臉。
5、爺爺最喜歡觀賞“九州戲苑”裏的京劇節目。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京劇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