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沈郁”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2、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常在杜詩中出現的意象,例如古塞、秋雲、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將軍、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
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而正是這些沈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於“沈郁頓挫”。
3、杜甫的詩歌在格律上,具有煉字精到,對仗工整的特點,符合中國詩歌的“建築美”。另外,在體裁上杜甫有許多創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創造性也是他文學創作的獨到之處。
4、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
擴展資料:
杜甫“沈郁頓挫”風格的形成緣由
杜甫的人生經歷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沈郁頓挫”風格的形成。杜甫壹生可分為四大時期,特別是中後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經歷上大致可分為:“壯遊——失意——困苦——落魄”四個時期來形容。
“壯遊”時期(35歲以前),杜甫受祖輩福佑: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名將,祖父審言是著名詩人,父閑曾為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因此,他的經濟善較好,是他壹生最快意的時期。詩人從小好學,“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暗誦”的刻苦學習,為其創作打下了壹個堅實的基礎。
從十十歲起,他開始了十年以上的“壯遊”。先南遊吳越,後北遊齊趙。遊齊趙時,曾先後與蘇源明、高適、李白等人結識。這豐富的情感經歷,奠定了他詩文的豐富多彩、多種風格並存的局面。
百度百科—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