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雪詩·張打油》原文與賞析

《雪詩·張打油》原文與賞析

張打油

江上壹籠統,井上壹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首詠雪詩,自古迄今在民間流傳極廣。詩中所呈現的壹幅雪景圖,其中分明洋溢著對雪景的喜愛,流露著引人發笑的諧趣。

描寫雪景的詩可謂多矣。而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有著別於壹般的俚俗風味。有人認為它毫無意思,不足登大雅的文學殿堂。其實,這也是壹種過於鄙俗的偏見。要是俗而有趣,俗中見工,又何嘗不能給予肯定呢!

且看:

“江上壹籠統”,形象地描繪了大雪迷漫,布滿江上的奇觀。這裏有雪飛的動態,所以才給人有茫茫掩江的感覺。“壹籠統”的奇思異想,源於作者的視覺感受,並能在讀者的想象之中浮現出這足以引人神思騰越的圖景。

“井上壹窟窿”,風趣地推出了大地積雪所出現的鏡頭。井欄四周覆蓋著厚雪,不過雪再大,也不可能填滿井底,故而井口就成了向天的雪洞,非常巧妙地以點見面,形容了雪勢的狂猛。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更是神來之筆,有著詼諧之極致,它俗絕地勾劃了到處白成壹片的表象。“黃狗”、“白狗”,毛有彩色,作者用誇張的手法,先說黃狗披上了雪裝,這已經叫人感到妙趣橫生,再說白狗象浮腫了似的,尤能叫人覺得出奇制勝。言其雪大,消融了除白而外所有其他的顏色,在黃狗身上尚可施展筆墨,而在白狗身上就不大好入於特定的雪境,但壹個“腫”字,頓使全詩搖曳生姿,使讀者忍俊不禁,驚嘆作者的才情。作者為什麽要選擇“黃狗”、“白狗”作為雪景的描寫對象呢?這是因為它們是最為活躍的,也是討人喜歡的,將其放到詩裏去,無疑會增添些趣料。

這首詩活在人們的口頭上, 自有它本身固有的魅力,歷久未衰,決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