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心有詩意 自然美麗 ——讀《綠色的太陽》有感

心有詩意 自然美麗 ——讀《綠色的太陽》有感

? 印象中,讀童詩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或許是工作的緣故,接觸的都是中學生,讀書大多圍繞中學課堂教學,青春期心理等,時間長了,心中就少了壹份童真童趣。金波老人的兒童詩以前讀過幾首,很喜歡。這次朋友推薦了壹本詩集《綠色的太陽》,單從題目看,就讓人心生欣喜。讀了之後,更是感覺如壹股清泉流入心底,那種自然而然的美,那份字裏行間的愛,如佳釀入口,清清純純,香香甜甜。

春天在文人的筆下總是靈動的,美麗的,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瞧,金波先生寫於1978年的《春的消息》,現在讀來仍覺春風撲面,春意盎然。既有對春天的期待,“盼望了整整壹個冬天,妳看,春天已經來到”,急切的等待終於有了回應;也有對春天美景的描述:“春風、春水;小鳥、蝴蝶;雛菊、枝頭的綠苞;明麗的陽光、田野裏的小草”,如壹個個特寫鏡頭般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還有作者尋找春天的喜悅,“讓我們換上春裝,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飛過樹林,飛過山崗,到處有春天的微笑。”,把自己比作小鳥,歡快的心情壹覽無遺;對美麗蝴蝶的愛憐,“我高興地捉住它,又愛憐地把它放掉。”,表達了對生命的尊重;和第壹朵花談話的希冀,“小花朵,妳還認得我嗎?妳看我又長高了多少!”悄悄話裏也有小秘密呢!聽小溪流唱歌的愜意,“聽它唱歌,和它壹起奔跑。”融於大自然的幸福,“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頭頂有明麗的太陽照耀。是誰搔癢了我的面頰?啊,身邊又鉆出嫩綠的小草……”好壹片大好春景,好壹份美麗心情! 詩人就這樣以壹顆童心與大自然無拘無束地交流,把對春天、對大自然濃濃的愛意通過美麗的詩句表現出來,詩歌語言清新,節奏明快,詩中有畫,詩中含情,充分體現了他“對愛與美的追求”思想。

金波作品追求以淺見深,如《狗尾巴草》壹詩,以淺淺的敘事性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內涵。看似卑微不起眼的狗尾巴草在心靈手巧的老師手中變成了各種形式的可愛的小動物。所以,再普通的東西也有它閃光的壹面,有它獨到的價值,就看妳以什麽眼光去看,以什麽心態去對待。人也壹樣,和同學相處,要多看他們的長處和優點。而這些道理的獲得都是老師言傳身教的結果,這首小詩不但蘊涵著哲理,還有對老師的贊頌。

金波童詩的主要特色有“意境與感悟之美”,如《紅蜻蜓》壹詩中寫“蜻蜓低飛”,這本是壹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卻被作者賦予了壹種清新美麗的意境,“嫩綠的草坪,彌漫著香氣的花叢,閃著漣漪的湖水”,用童化詩意的語言讓我們有了特別的感悟。蜻蜓在尋找丟失的東西,可能是露水,也許是記憶,或許是最珍貴的愛。當詩中的“我”對蜻蜓有了別樣的情愫時,心中也有了特別的頓悟,放它自由,讓它繼續飛向愛的家園。 “結構與韻律的巧思”是金波童詩的另壹特色,如《妳不要問我是誰》壹詩,***四個小節,壹二小節和三四小節的結構形式、寫作手法是壹致的,句式相同,都用了設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用“流水、報春鳥、明月、晚風”四種意象作答,描寫了它們的特色與貢獻,構思巧妙,富有韻律美,既通俗易懂又好讀好記。

“鄉土和自然”也是金波作品的重要特色,如《紫桑葚兒》壹詩就有壹種特別的鄉土氣息。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想到童年和小夥伴們壹起摘桑葚吃的場景,大家放學後結伴來到田地裏,使勁地扳倒桑樹,陶醉於桑葚的甜美,全然忘了腳下的莊稼,直到農家主人吆喝著攆我們才離開。等到他走遠了,我們再悄悄地溜回去,繼續摘桑葚吃,只是這時就會註意到腳下的莊稼,盡量腳下留情。可如今,這樣充滿鄉土氣息味的活動只能遠遠地定格在了童年的記憶中。

金波老人這樣評價自己:“睜開眼睛看自己,已進入了老年;閉上眼睛看自己,還是那個孩子。從孩子變老人,從老人回到童年……為孩子們寫作是非常快樂的事情,不會有黃昏的傷感和灰色的心態。” 讀了《綠色的太陽》這本詩集,不但激起了對童年生活的回憶,更引起了對兒童文學教學的壹些思考。雖然在初中,兒童文學類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我想,童心與童真其實潛藏於每壹個人的心中,如果能讓同學們始終保有壹顆童心,壹份童真,多讀壹些兒童文學類作品,註意捕捉生活中的靈感,也可以嘗試寫寫童詩,針對社會現象,時事焦點,學會用童眼看待身邊世界的美好,應該是壹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相信文字是有靈性的,它能帶給我們慰藉與快樂!哪怕人生有失意,只要我們心中有詩意,生活壹定會過得很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