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雲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
壹行寫入相思傳
宋代:劉過《柳梢青·送盧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唐代: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後,特地恨難平。
紅燭半條殘焰短,依稀暗背錦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點露珠零。
宋代:陳允平《傷情怨》
南枝春意正小。籬菊都荒了。帳底孤燈,夜來還獨照。?
沙洲煙翠渺渺。謝塞鴻、頻帶書到。笑撚梅花,今年開較早。
唐代:司空圖《杏花》
詩家偏為此傷情,品韻由來莫與爭。?
解笑亦應兼解語,只應慵語倩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