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壹書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壹部文化散文集。
1.有了朋友,再大的災害也會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環境也會風光頓生。
2.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文化苦旅·自序》
3. 這些在生命的邊界線上艱難跋涉的人物,似乎為整部中國文化史做了某種悲劇性的人格奠基。他們追慕寧靜而渾身焦灼,他們力求圓通處處分裂,他們以昂貴的生命代價,第壹次標誌出壹種自覺的文化人格。在他們的血統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傳代者,但中國的審美文化從他們的精神酷刑中開始屹然自立。——《遙遠的絕響》
4. 在李白時代,中華民族還不太沈悶,這麽些詩人在這塊土地上來來去去,並不像今天那樣覺得是件怪事。他們的身上並不帶有政務和商情,只帶著壹雙銳眼、壹腔詩情,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寫出壹排排毫無實用價值的詩句,在朋友間傳觀吟唱,已是心滿意足。他們很把這種行端當作壹件正事,為之而不怕風餐露宿,長途苦旅。結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貴妃,不是將軍,而是這些詩人。 ——《三峽》
5. 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壹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麽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麽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麽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風雨天壹閣》
6. 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誌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
7. 可惜,群體性的文化人格在中國歷史上日趨黯淡。春去秋來,梅雕鶴老,文化成了壹種無目的的浪費,封閉式的道德完善導向了總體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進,也因此被取消,剩下壹堆梅瓣、鶴羽,像書簽壹樣,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西湖夢》
8. 不能把誌向實現於社會,便躲進壹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他們消除了誌向,漸漸又把這種消除當作了誌向。安貧樂道的達觀修養,成了中國文化人格結構中壹個寬大的地窖,盡管有濃重的黴味,卻是安全而寧靜。——《西湖夢》
9. 社會汙濁中也會隱伏著人性的大合理,而這種大合理的實現方式又常常怪異到正常的人們所難以容忍。反之,社會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犧牲人本體的許多重要命題為代價。單向完滿的理想狀態,多是夢境。人類難以掙脫的壹大悲哀,便在這裏。——《西湖夢》
10. 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壹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跡也就是貶官行跡。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了外頭,這裏走走,那裏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壹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得不壞。過了壹個時候,或過了壹個朝代,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於是,人品和文品雙全,傳之史冊,誦之後人。他們親熱過的山水亭閣,也便成了遺跡。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洞庭壹角》
11. 我最不耐煩的,是對中國文化的幾句簡單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壹脈,拿來統攝全盤總是霸道,總會把它豐富的生命節律抹殺。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還牙,舉著自己的旗幡向大壹統的霸座迸發。其實,誰都是渺小的。無數渺小的組合,才成偉大的氣象。——《洞庭壹角》
12.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壹天就多壹份人生的精彩;遲壹天就多壹天平庸的困擾。
13.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迎接困難的,看到了壹個個困難,心裏就特別踏實,因為這才像活著。
14. 人生在世,可以沒有功業,卻不可以沒有友情。以友情助功業則功業成,為功業找友情則友情亡,兩者不可顛倒;”
15.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際交往上,經常減肥、排毒,才會輕輕松松地走以後的路。
16. 人的壹生要接觸很多人,因此應該有兩個層次的友情:寬泛意義的友情和嚴格意義的友情。沒有前者未免拘謹,沒有後者難於深刻;
17. 愛永遠是互相的事,因此必然是自由互通,信心互增,光輝互照。
18. 來壹次世間,容易嗎?有壹次相遇,容易嗎?叫壹聲朋友,容易嗎?仍然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19. 就人生而言,應平衡於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悅,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悟天地恒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 *** ,山地讓我真正屬於心靈的財富,不會被外力剝奪,唯壹能剝奪它的只有心靈自身的毛病,但心靈的毛病終究也會被心靈的力量發現、解析並治療。
20. 中華文明至少在壹點上既符合最低標準,也符合最高標準,那就是:自己好好活著,不去招惹別人。
21. 不要為人生制訂太多歸宿性的目標。壹切目標都是黑暗的,至少是朦朧的,只有行動才與光亮相伴。
22. 有人把生命局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23. 希望世間能有更多的人珍視自己的每壹步腳印,勤於記錄,樂於重溫,敢於自嘲,善於修正,讓人生的前前後後能夠互相灌溉,互相滋潤。
24. 每天早晨,雁群起飛了。橫過朝霞,穿越白雲,沖出陣風,投入暮靄,最後,在黑夜的蘆葦蕩中棲息。能說它們天天以黑暗作為歸宿嗎?
25. 人格尊嚴的表現不僅僅是強硬。強硬只是人格的外層警衛。到了內層,人格的天地是清風明月,柔枝漣漪,細步款款,淺笑連連。
26. 與貧困和混亂相比,我們壹定會擁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麗的安適,也就是哲人們向往的詩意地居息。
27.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只能變得更沈著 。
28. 任何文明的洞窟,不管藏有多少實物,冠有多少美名,總有壹個開啟它的小小鑰匙孔。中華文明的鑰匙孔,叫“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