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是拜倫的代表作,是壹部長篇詩體小說。盡管這部長詩只完成了十五章,第十六章僅寫了壹部分,但是它是作者思想和藝術上最成熟的作品。作者通過描寫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臘、土耳其、俄國和英國等不同國家的生活經歷,展現了19世紀初歐洲的現實生活,諷刺批判了“神聖同盟”和歐洲反動勢力. 另外,詩中表現了唐璜的善良和正義,通過他的種種浪漫奇遇,描寫了歐洲社會的人物百態,山水名城和社會風情,畫面廣闊,內容豐富,堪稱壹座藝術寶庫。
除此之外,拜倫在《唐璜》裏面關於愛情的觀點,也成為眾多學者所重視的對象。本文正是從這點出發,討論主人公唐璜對於愛情的態度以及信念,以此更進壹步地了解作者拜倫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愛情的背叛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傳說中的壹個人物,被公認為是個玩弄女性,沒有道德觀念的花花公子。但是在拜倫筆下,這個人物在多數情況下卻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現。準確地說,唐璜是作者有意地塑造成的壹個“拜倫式的英雄”,因此其中也不乏詩人自傳的成分。唐璜說,“愛情比面包和呼吸更重要,專壹的愛情是對其他女人的殘酷”。[1] 這就說明,有愛情就有背叛。正如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認為的,愛情是自私的,妳深愛著壹個人,妳肯定就背叛了愛妳的人或者說其他可能愛妳的人。當今,愛與被愛壹直被年輕人當作哲學中矛盾對立的最好的例子,仔細想壹想,我們也不得不點頭同意。當壹個人擇偶的同時也就是背叛的過程,每每排除壹個與自己不合適的對象,也許就是背叛自己和他人的過程。
唐璜性格熱情,勇敢,不屈不饒,而他的愛情故事大多是對上流社會虛偽道德的諷刺,而他和海盜女兒海蒂的經歷,充滿了詩意和浪漫色彩。例如:在《唐璜》第四歌中寫唐璜與海蒂在海島上寧靜幸福的戀愛時,有壹節這樣寫道:
“假使我對人間的事物笑,
這是為了我可以不哭;假使我哭,
這是由於我們的天性不能老使自己
無動於衷,在我們最不願看到的東西
還沒睡去之前,我們第壹就必須
把我們的心深深沈默在遺忘川裏……”
接著,在安排荒涼的海灘上只剩下唐璜和海蒂兩人時,拜倫又感慨道:
“……為神明所愛的人死的年青,
他們因此就避免了好多得死亡:
友人的死亡,以及那殺人更兇的――
友誼、愛情、青春,和種種壹切的死亡,
除了僅僅的生命;既然拿沈積的彼岸
終於要等候那些最長久的閃避
那古老弓手的利箭的人們,說不定
為人們所痛苦的夭折願意時要救人。”[1]
從拜倫的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從海蒂開始,唐璜和遇到的女子交往中的愛情在遞減,而欲望的成分在增加。在古爾佩霞茲和俄國女王卡薩林那裏,唐璜幾乎以壹個專職供別人取樂的“孌人”身份出現,純潔的愛情已是壹個遙遠的回憶。[5] 在上面這段詩歌中唐璜所說的遺忘,也只是我在這裏所強調的背叛,當壹個人要努力忘記過去,那就是在背叛自己。唐璜只有忘記自己與貴族少婦的愛情,才能和海蒂享受這段浪漫的牧歌式的愛情。而之後他得到女皇葉卡捷琳娜的青睞,成為寵臣,也就正是他對海蒂的背叛,在唐璜所經歷的壹個個愛情悲劇中,我們壹次次的看到了他對愛情的背叛,這也許正揭示出了拜倫對待愛情的觀點,有愛情就會有背叛。
拜倫的《唐璜》與眾不同之處是因為他是拜倫的個人之書,是拜倫作為壹個詩人書寫的心靈之書,這本書裏的主人公唐璜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拜倫對自己的重新刻畫,拜倫的唐璜雖然經歷了遠遠多於常人的很多次戀愛,但是他仍然被刻畫成壹個風度翩翩、純潔無邪的青年形象。因為在拜倫的詩裏面,每次愛情的來臨都會使唐璜全身心地投入,對他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也就反映了拜倫自己對愛情的態度,雖然他的壹生中也經歷了幾次愛情,他仍然認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的,因為有愛情就會有背叛,這就是他的愛情信條。
愛情的忠貞
這部長詩中最令人感動的不只是唐璜浪漫主義的冒險和愛情遭遇,而大量的關於愛情的精彩比喻至今仍然成為年輕愛人們的最愛,有些甚至成為描述愛情的至理名言。例如:
“我決不會變
除非這藍色的海水都化為氣
除非是陸地變成了海洋,海枯了石爛了”[1]
海水不會都變成氣體,陸地不會變成海洋,海洋不會幹枯,巖石不會腐爛,用這樣的誓言比喻愛情,又正顯示了唐璜對愛情絕對不會背叛的決心。“海枯石爛”正是我們今天壹來比喻愛情忠貞的流行詞語。唐璜經歷的很多次的愛情,但是每次都很專壹,盡管每壹次都沒有好的結果,但是在愛的過程中至少他是投入的。
“愛情真的具有奇異莫測的力量
他撐得住自己引起的高燒”[1]
這裏的“高燒”壹詞用來比喻愛情到來時燃燒的痛苦,唐璜性格熱情,對愛情充滿激情,拜倫認為正是愛情使得人燃燒,而愛情又使得人能夠不屈不饒,忠貞不壹的對待它。正如有人認為“愛情”壹旦到來,就會使得愛與被愛的雙方都感覺到“自由”上的壓力,而愛情本身卻給人承受這種壓力的勇氣。
“壹個孩子在母親的懷中哺乳
壹個嬰孩從繈褓中望著燈光
壹個守財奴往箱子裏收斂財寶
壹個信徒看見了天使在空中飛翔
壹個阿拉伯人接待了異方的賓客
壹個水手在決鬥中贏得了獎賞
都會感到狂喜,但那喜悅也比不了
壹個戀人看著自己的所愛之人在睡眠”[1]
這段文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孩子哺乳,嬰兒看到光,守財奴得財,信徒看見天使,阿拉伯人接待客人,水手得獎和看自己的愛人睡覺做對比,襯托了愛情給人帶來的巨大的快樂。這六個不同身份人的快樂,比起愛情帶來的愉悅,遠遠不能及。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待愛情仍然用神聖的眼光,愛情,始終是壹切情感無所能及的。
“情欲是壹種極其不穩定的股票
碰到壹個買主,就會大打折扣
從妳那兒就轉了手”[1]
這裏用股市的行情不穩來比喻只以情欲為基礎的愛情是不會牢固的,而買主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插足者,以情欲為基礎的愛情就如沒有根系的玫瑰,也就只能開有限的壹段時間,談不上永恒。
“精神生活和肉體生活壹樣啊
有呼也有吸
壹顆靈魂總要吸收
另壹顆靈魂的感情
來充實自己
然後以更加豐富的感情
來回送給人家
人與人之間要是
沒有了這類美妙的關系
靈魂也就沒有了生機
它會缺少空氣!
它會受難!
它會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