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居
朝代:唐代 作者:羅隱
原文:
春風百卉搖,舊國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貧得寂寥。
倚簾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無處,村醪更壹瓢。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壹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3、《村居》是由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於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所寫的壹首七言絕句。寫的是江西上饒某地鄉村的春天景象,饒有興味,歷來被被傳誦。
《村居》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因春天來臨而喜悅,所見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1821~1861),字象壹、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後期詩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後,大約在鹹豐年間,其人無甚事跡,有關他的生平及創作情況歷史上記錄下來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詩卻使他名傳後世。著有《村居》、《拙吾詩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