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守得雲開見月明”出自哪首詩?

“守得雲開見月明”出自哪首詩?

該詩句出自我國四大名著之壹《水滸傳》,全文如下:

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

理想現實壹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作品簡介: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壹,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明朝萬歷二十二年(1594)福建建陽余象鬥雙峰堂刊本《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誌傳評林》 題羅貫中編集,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刊《忠義水滸全傳》壹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與之相近的還有明萬歷三十年(1602)前後容與堂刻本《水滸傳》署名是“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

《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壹,《水滸傳》早期版本有“繁本”和“簡本”之分,而“繁本”又分七十回本、壹百回本和壹百二十回本三個系統,其中以百回本為最古,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壹百卷》敘事詳盡,內容完整,是百回本中現存最早的繁本《水滸傳》,楊定見序、袁無涯刻本《水滸全傳》則是該書眾多版本中內容最全的壹百廿回本。《水滸》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是壹部以描寫古代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作者簡介: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泰州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白駒鎮(今鹽城市大豐區),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35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征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壹的《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