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表達意思不同
1、徜徉:仿徨,心神不寧;陶醉於某事物當中。
2、倘徉:指自由自在地行走。
二、出處:
1、徜徉:出自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壹部哲學著作《淮南子·人間訓》,“翺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間。”
翻譯:在荒山之上的天空中任意滑翔,盤旋往返於天空中所現的七色圓弧之中。
2、倘徉: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的《九嘆·思古》,“ 倘佯壚阪,沼水深兮。”
翻譯:山上高低不平而又瘠薄的地上面的黑色土壤,積水的窪地水非常深。
擴展資料:
“徜徉”的近義詞:仿徨
1、讀音:páng huáng
2、表達意思:表示徘徊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3、出處:出自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國風·王風·黍離》,“閔周室之顛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翻譯:憐恤周王朝被推翻,徘徊著不忍心離去,所以作了這首詩。
4、例句:人生就是不斷的仿徨,在仿徨中生活,在仿徨中死亡。